昨日,最高法、公安部、银监会、民航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8部门共同签署《“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这一《备忘录》首次由国家部委联合签署。(新京报1月17日)
诚信是个人高尚的人格力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然而近年来许多人的诚信却出现滑坡,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学术不端等现象屡见不鲜,无良奸商、救人被讹等极端事件也频频发生,冲击着社会道德底线,侵蚀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信任,见利忘义的闹剧时常可见网络与报端。物质生活水平在提高、思想道德水准却在下降,缺少法律约束的道德一次次冲破良心的底线,为了一已私利而背信弃义,诚信似乎离人们越来越远。著名企业家鲁冠球说:诚实是做人之本、守信是立事之根。
8部门联合签署的《备忘录》让老百姓看到了党中央在树立诚信、惩戒“老赖”方面下的决心、动的真格,无不后手称快。虽然这次签署《备忘录》惩戒的对象范围还不够宽、打击力度还不够十分严厉,但它却为那些失信者敲响了警钟,警示着那些失信者、见利忘义之人必须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否则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1月15日国务院的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这意味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有了 “时间表”“路线图”,诚信社会变得更加清晰可期。
讲诚信需要人们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需要相关法规制度的健全完善、需要将每个人的诚信纳入到社会公共体制可约束之中,让诚信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构筑诚信、严惩“老赖”、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只有这样诚信之花才会开的绚丽多彩、才会永不凋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