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广西铁路建设的收获之年,这一年,在建铁路项目11个,建成项目9个,投产新线1081公里,开通历程占全国铁路开通历程的1/5,广西将成为全国首个开通动车组列车的自治区。12月28日起,南宁铁路局管内开通7条时速200公里至250公里的快速铁路,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广西地处我国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结合部,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铁路在这块厚重的土地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官方数据显示,广西66%的煤炭运输量、60%以上的蔗糖外运量、56%的旅客周转量都要通过铁路来完成。广西境内的钢厂、电厂、国计民生所需的大宗物资等基本上依托铁路运输。一位网友说:广西既与东南亚各国紧密相连,又有防城港、北海港、钦州港等多个全国重点港口,但为什么广西却长期被归类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呢?答案是因为交通不发达所造成的。
长期以来,广西铁路线路等级低,路网结构不合理,无法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广西境内铁路营业里程在全国各省区中长期处于下游行列。由于设备基础查差,全国铁路6次大提速均与广西境内铁路无缘。“广西太需要铁路了,铁路再不加快发展,广西就无法发展。”社会上纷纷发出这样的感慨。一举改变壮乡落后的铁路结构版图,急切呼唤现代化铁路作为交通支撑。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广西铁路太需要高等级的现代化铁路了。没有一定的‘交通速度’,就难以达到一定的‘经济速度’。这是战略实践的真理,国家的决策层迫切需要找到破题的良方,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铁路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在广西自治区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大力推动下,2008年,广西迎来了铁路建设发展的黄金机遇。这五年来,广西共实施铁路建设项目25个,区内建设里程约3000公里,投资2000多亿元。广西铁路建设开工项目之多、标准之高、单程之多、投资之大,在铁路建设历史上并不多见。
由于不多见,从修建伊始,广西高铁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各大门户网站都在显要位置进行了刊发有关高铁建设的进展。我们从媒体报道中得知,今年广西全面开展铁路项目建设攻坚战,全力以赴确保沿海铁路南宁至钦州段、钦州至防城港段、钦州至北海段,湘桂铁路扩能衡阳至柳州段、柳南客运专线,南广铁路南宁至黎塘段、黎塘至梧州段等7条高铁年内建成通车。广西人民对高铁情有独钟。每谈论起高铁,都很自豪地说:我们广西也有高铁了,我们也跨进高铁时代了。
对火车充满感情的壮乡百姓发现,记忆中火车的形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绿皮车到红皮车、蓝皮车再到动车组列车,列车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从吹风扇的车厢改成了空调车,然后不断提速,自动化,智能化不断提高,发展到如今的高铁,铁路的列车变得更快、更安全、更舒适。以前在电视镜头看到的高速列车,如今已经开到了自己的家门口。
从新闻上了解到,12月28日,柳州至南宁客运专线、衡阳至柳州、南宁至北海、钦州至防城港铁路等多条铁路开通运营的消息,一种喜悦涌向心头。桂林至北京最快旅行时间将由23小时3分钟压缩至10小时32分钟。南宁至桂林最快旅行时间将由4小时52分钟压缩至2小时39分钟。桂林至北海最快旅行时间将由9小时32分钟压缩至3小时41分钟……上述这些线路的开通,将广西纳入全国快速铁路客运网。令人鼓舞、令人骄傲。广西这一华丽转身,被赋予时代的使命。广西要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定位。独特的区位优势、民族优势、正常优势、资源优势,使广西成为全国对外开放的新亮点。而形成的现代化快速铁路运输网络,高铁的魅力,无疑将令这个新亮点更加璀璨。
中国,铁路不仅仅是两条铁轨一辆火车那么简单,它浓缩的担当着国家对于民众出行的公益性,也推动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铁路是城市的传送带,哈尔滨、石家庄、郑州、青藏……多少“火车拉来的城市”在共和国的版图上熠熠生辉。如今,柳州、南宁、桂林、北海等也金榜题名。在中国铁路的版图上,广西高铁是八桂大地一道亮丽的风景。魅力山水间,人在画中游。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