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改革后的首次大考—2014年春运即将来临,铁路方倾情推出的支付宝付费、12306”手机购票、为学生和务工人员提供的各项贴心订票措施及几条高铁线路的开通等,让众多的网民认为春运“一票难求”的现象基本可以缓解甚至得到解决。
但是,笔者却十分赞同中国春运“一票难求”将会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这个观点。旅客一定要求铁路部门马上或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必然会让双方陷入无休止的指责而走向对立。
看过电影“囧途”的人,肯定记得主人公在春运回家大军中唱的歌词,那就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确实,在中国人眼中,辛苦一年了,不管怎样都要回家团聚,而且,回家大军中又是已外出劳务工和学生为主,他们绝大部分都选择火车或高铁回家,这样造成每年春运期间客流量与铁路部门运输能力悬殊巨大,无疑肯定会有许多旅客买不到车票。
有人说,今年,几条高铁的开通肯东能缓解春运“一票难求”,其实,他们,没看出虽然提升了运输能力,但相对于春运供给与需求的巨大矛盾,这种“增量”是看不出明显变化的,只会让更多的乘客选择高铁,因此,高铁线路的增加在春运时就如一勺盐投入大海,乘客根本感受不到“票比以前好买”了。
不可否认,铁路部门为解决“一票难求”的问题作了很多努力,可不得不说,这些努力至多只能缓解,而无法根治问题,甚至连“缓解”和“治标”都算不上。仔细分析,笔者认为高铁更多的功能只是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让人们的日常出行更方便;实行车票实名制并没有增加票源,只是减少了公众的购票成本,避免挨黄牛党宰;开通电话购票、网上购票、手机购票、支付宝付费等多种购票途径,终究解决不了“一票难求”,而是提高乘客购票的便利性和舒适性。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取得的成效也是看得见的,如“黄牛党”越来越少了;买票不用再熬夜排队还不知能否买到票了。这些却因为公众眼中只有“一票难求”,以致铁路部门这些年的努力抵不过旅客的责骂。
笔者认为,对于一个较长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现今就不要过于纠缠,要相互理解,才能共享和谐春运。所以,铁路部门要理解旅客过年回家买不到票,当然会焦虑,情绪化之中肯定会吐几句槽,将心比心,不必觉得委屈和冤枉。而社会舆论也应该理性地认识到,买不到票,不能把板子都打到铁路身上。因为铁路毕竟不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春运压力应该由民航、公路等运输部门共同分担。
笔者觉得,既然“一票难求”问题在较长时间内无法解决,铁路部门就必需要从可以做得到地方及环节,为旅客提供越来越好的人性化便利和服务,保证让买到票的旅客享受乘坐铁路的短暂出行。其次运输部门还应相互联动,在春运及节假期间,应互通购票情况,并及时相互通知着急出行而选择在此购票的旅客,保证他们的出行畅通。最后,坚信祖国越发强盛后,国内地区贫富差距逐步减小,外出打工大军也会逐将减弱,这样春运期间的客流量与铁路部门的运输能力趋向平衡,那时,才能对“一票难求”说再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