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凤凰网12月03日报道称,今年6月,中国铁路运行了几十年的货运方式迎来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铁路内部引起的震动可谓巨大。但这一改革在很多市民看来离人们的生活还很远。今年6月北京铁路局组建六大货运中心,和其中北京货运中心一起走马上任的市场营销科科长张书生却不这么看,“近半年来,我们跑的业务很多都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铁路货运市场的盘活,会给百姓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铁路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为了旅客、货主的利益来着想,这些客货运改革之所以在推行后,能够获得广泛好评,就在于客货运改革的出发点都是以怎样方便旅客货主来制定的,每一次的改革都会充满艰辛和摸索,好的政策加上真抓实干的作风是铁路货运改革止跌回升的关键,在这次货运改革中,亮点纷呈,对客户取消货运计划申报、请求车、承认车等繁杂的手续,全面放开受理,对各类货物运输需求敞开受理,随到随办,对各类收费全面规范,实行“一口报价、一张货票核收”,全面开展“一条龙”全程物流服务,将“站到站”向“门对门”延伸…

光靠这些利好政策还不够,铁路职工上门搞营销也成为了这次货运改革的亮点,在新闻里,自从货运改革半年以来,还没有回过家的张书生还被业务客户误以为是骗子,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利好政策加上不断密集的路网、速度的提升正在让铁路客货运市场成为了香饽饽,就像铁总在铁路改革之初,定下的目标就是,时时刻刻想着旅客、货主,铁路的发展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旅客、货主,让铁路成为与普通老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工具,提升货运周转率,实现全国货运一盘棋,南货北调、北货南调,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铁路改革的红利,试想,铁路对于各地的货物周转量提升了,货物价格自然也就降下来了,让老百姓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都能享受到价格上的实惠,这无论是对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是利好因素,可以说,铁路发展,受惠的还是老百姓。

在这次客货运改革中,首先站在前沿阵地上的就是那些铁路职工,以前,铁路职工总有一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自我优越感,坐等旅客货主上门,而这次改革,铁路职工纷纷走进厂矿企业搞营销,干了30年的老铁路,货运改革前,他是丰台西站货运车间主任,改革前后的变化他看得最清楚。以前,他们是坐等货主上门儿,月计划、日计划、审批、装车……货主自己不跑个三四趟,货物根本运不上车。现在大不同了,客户一个电话,他们跑腿儿,登门,门到门服务一揽子全包,客户不用来,货物也能运到目的地。“这变化对铁路来说太大了!”张书生说。

从铁路这些春风化雨的变化不难看出,铁路正在遵循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真正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今年以来,开行的多条高铁线路,条条开通,条条火热,许多高铁线路还没有开通,就已经有网友在网上迫不及待的分享铁路沿线有哪些美丽景点、有哪些味美小吃,而高铁列车上优质的服务、舒适的环境更是让旅客流连忘返,今年9月投入运营的京沪高铁动车组,在设计上,更是照顾到了残疾人、老人、孩子等不同人群,为方便残疾旅客和带婴儿的旅客,设有多功能卫生间;多功能卫生间设有低位的自动开关门锁按钮,配有带扶手的残疾人专用便器,设有婴儿护理台和SOS紧急呼叫按钮。列车设计充分考虑到紧急情况下旅客的疏散和逃生,设置了逃生窗、应急门、逃生梯等设计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铁总成立的这半年以来的系列变化,无不体现了铁路时时刻刻想着老百姓、念着老百姓,也让老百姓吃了定心丸,铁路的每一步改革都是为了让老百姓的生活过的更好,它国民经济运输大动脉的作用一直在加强,并为老百姓生活改善开启了幸福新篇章。(李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