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第一条高铁线路铺通运营到现在,中国的高速铁路网已经初现规模,从无到有,从有到世界领先,中国高铁仅仅用了6年时间,真的让世界叹为观止,让中国人自豪。
虽然在此中间出现了有争议问题,甚至是很严重的问题,比如温州动车事故等等,但是,笔者认为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绝不能有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极端心态,绝不能就这样否定了中国高铁的发展,否定了中国制造。我很想问问说这些怪话的人:究竟是何用心。难道只有外国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么,难道中国人就只能从事低端的生产了么,那么请想想我们的两弹一星是怎么造出来的吧。有人又说:高铁那么不安全,以后再也不坐高铁了。扪心自问,难道飞机、汽车发生的事故还少么?为什么人们看待高铁的眼神就如此苛责呢。假如借此无限上纲,否定中国高铁技术和铁路管理体制的一切成就,推倒重来,那么会使得中国铁路丧失业已取得的技术赶超成就,重新沦入落后境地。
可是,高铁的安全性又在那里能得到保证呢,我国高铁不仅在高速列车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而且在系统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工程试验和实践,制定了100余项高速铁路建设标准规范,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高铁技术标准体系,长久安全性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在设计时速350公里的线路上开行时速300公里的列车,有更大的安全冗余,11月4日,阿根廷宣布已与我国签订81节约9000万美元的城铁车厢采购合同就是个很好的正面的例子,其次,铁路的管理制度也是世界最严格的,与其他国家大规模以盈利为第一要素的铁路私有化不同,中国的铁路部门首要任务的就是安全生产,盈利问题永远都是排在后面的,“安全第一”这个概念已经渗入到每一个铁路职工的骨子里了,你可能不会知道,当你在火车上或休憩,或欣赏风景的时候,铁路的机务、车务、工务、电务、车辆,调度,客运等等基层部门的无数职工都在不眠不休的为你的乘车安全在保驾护航。
便捷性上来讲,高铁运营将实施混合运行模式,按照结构合理、速度匹配的原则,合理安排不同等级、不同速度的客车开行方案。在时速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上,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高铁客运专线,同时开行时速300公里和时速200—250公里两种动车组列车。既开直达车,又有区段停车,增设更多的乘车点,提供两种票价选择,充分兼顾高铁沿线的广大人民群众的乘车需求,也就是说以后想坐高铁出行的人可能在自家城市的门口就能坐车。
所以,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并不是中国不应该开发全世界最快高铁的理由,因为超越旧技术、直接采用最新技术,这本来就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后发优势,所谓“一张白纸,没有负担,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我们有理由相信,高铁的自身的便捷性、安全性毫无疑问会为“中国村”的雄伟蓝图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