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航空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滑了38%,为了延续今年以来降价保量抢客源的策略,正处于淡季的航空公司不惧利润下滑,以低价抛售机票,特别是在运营的高铁干线上打折幅度更大。(来源:11月20日 《新快报》)
近来一段时间,“高铁热”的持续升温不仅让国人扬眉吐气,走出了国门,也让铁路企业变得更加自信,还引起其他服务运输行业的忧虑。原本,航空公司和铁路各有所长,一直都是“哥俩好”。虽然都是服务于旅客大众,但由于时效性不一样,所以客源也就不同。飞机一直以来都深受经济条件较好旅客们的青睐,尤其成为那些需要出远门而又要缩短旅行时间乘客们的首选。过去铁路以“铁老大”自居,管理不仅繁杂,而且混乱,服务也不得民心,在长远距离的运输上与飞机相比没有什么优势。然而,铁路的便捷、实惠等优点,在各种交通工具中,还是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特别是那些中低收入者。
在铁路实施一系列改革后,铁路部门自上而下通过转变思路和发展模式,变身为人民公仆,真心实意地为旅客服务,铁路运输的优越性越来越多地被展现出来。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动车组、高铁,不仅在速度上较以往有了质的飞跃,在服务方面,也有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还有配套的现代化车站,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合理价位的票价,购票的方便快捷以及能随时与城市交通工具换乘的便捷优势,这些不断拓展的文化内涵,推陈出新的便民举措,细致入微的服务措施,使高铁的品牌形象根植于人们的心中,让人没有旅途的疲惫,让他们感到从容、舒适、自在、惬意,感受到家的温暖。现在,对于长距离的旅途,出行的选择不再局限于时短价高的飞机或者价廉时长的一般旅客列车了,人们的旅途生活正随着高铁的全线贯通和高铁网的不断完善而发生巨大的变化。
高铁的系列革新和利好形势让传统稳坐中高端消费群体的航空公司坐不住了,这不,面对不断流失的客源和下滑的利润,航空公司不得不采取低价售票的策略。
其实,航空公司与其低价售票卖吆喝,倒不如转变思路寻求突破,与其他交通工具一起携手共谋和谐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格局或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刘飞)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