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获悉,按照湖南铁路发展规划,至 “十三五”初期,湖南将基本建成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届时,湖南铁路里程有望达5976公里,是目前的1.5倍,其中高铁里程将达1822公里,是目前的2.3倍。将形成长沙、株洲、湘潭为中心的城市区域“经济辐射圈”。(2013年10月27日,人民铁道报网报道)

在全国各地掀起铁路建设高潮的背景下,铁路网络的建设将会以地区经济发展为目标,为地方经济发展打造区域“经济辐射圈”。在新增线路当中,为城市区域之间打造“半小时经济辐射圈”,省内区域经济为中心的“2小时经济辐射圈”,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经济辐射圈”,实现高速铁路时代“公交化”。

“经济辐射圈”的存在对于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铁路作为枢纽,将各个城市、地区经济紧密连接在一起,将区域经济优势最大化,并且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通过铁路网络布局和规划,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使得铁路沿线的经济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使铁路建设本身的投资更加容易得到回收。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都是就业机会较多的区域,也是各地人才、务工人员争相涌入的地区,使这些地区的交通变得更加便利,无疑会增强其更多的吸引力。当外来人员可以方便的登上归家的火车,他们也更加乐于在这个城市打拼,并且随时享受归家的乐趣。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湖南铁路的网络建设还考虑到了普通铁路、高速铁路、机场、地铁、城市公交之间的对接,更是设置了快速换乘机制,充分考虑到了旅客的利益。可以说,根据经济发展的区域特点来进行铁路网络布局和规划,是未来铁路网络建设的重要工作。

铁路网络的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将两者真正合二为一,以区域经济特点为主,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拉动区域内运量需求。铁路网络的覆盖,区域“经济辐射圈”的延伸更加能带动整个地区甚至“辐射”周边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

铁路布局关系国计民生,铁路网络建设纳入区域整体发展规划之中,确实对城市发展、经济进步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当这些线路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可能也是地域经济实现跃进式发展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