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中国年轻人,习称“80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不少人眼中被视为散漫、自我、怯弱、冲动,缺乏责任感、进取心,不能吃苦,且常常为媒体所诟病的这一代年轻人,如今正悄然改变着社会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尤其在呼和浩特站东运转的 80后青工以实际的作为,展现出令世人刮目相看的风采。

“丁铃铃……”“K712次呼和站5道停车……”“电车50016次呼和站II道通过”10月20日12点10分,呼和浩特火车站指挥列车安全运行的“心脏”——信号楼一副繁忙的图景。3部电话铃声与2名值班员呼唤应答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控制台上两排电脑5个显示屏显示着车站列车径路情况和平交道口的通过情况;2名值班员眼盯显示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条不紊的下达指令,指挥站台上助理值班员,不间断地接发每一列列车。

12点15分,信号楼里饭菜飘香,值班员和信号员的午饭就在这繁忙的作业中草草的解决了。信号楼是车站的中枢神经、指挥中心,堪称车站的“大脑”。而车站值班员作为接发列车的直接指挥人,思想上不能有一丝松懈。“为了不影响作业,我们三五分钟就吃完午饭了”甲班值班员苗蒙彦说到。

节假日,旅客出行回家,铁路是过关。信号楼内的“指挥官”,每天工作12小时 “连轴转”,人人都是“铁打的汉子”。 在行车重地,他们分兵把守在控制台前,密集时二三分钟接发一趟列车。在这里没有白天黑夜的分别,每天反复轮回,节假日期间还要加开高峰列车,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影响列车大面积晚点时,车站值班员的工作更加繁忙、紧张,排列每趟车的进路需要精确到分到秒,还需要和客运、客列检、乘务车间、邻站、客车库等十几个兄弟单位做好协调工作。

“高标准、严要求、讲科学,确保行车安全是一名铁路车站值班员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这是苗蒙彦的岗位格言。认真负责是他的一贯准则,安全畅通是他的一心追求,从他身上,不仅体现出了一名年轻80后党员的青春与活力,更是展现出了一名在行车一线工作的铁路人认真、主动、负责的工作风采。(侯淑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