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1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这两天,跨国连锁咖啡公司星巴克正处在封口浪尖上。前不久有报道称,一款在伦敦售价3.81美元的星巴克咖啡到了北京价格变成了4.81美元,提升了26%。(10月21日 和讯网)
随着星巴克这一国际品牌在中国大陆的火热,随之而来的“暴利”之说也不绝于耳。在这个除了工资够土鳖其它都是土豪的时代里,笔者以为这个社会所有物质没有什么不贵的,况且要说到暴利那么眼镜也算是其中之一,笔者一次在眼镜生产地丹阳购买一副同样材质在外面高档眼镜店要卖到485的镜框在该地只需要200元不到,巨额的利润早已经存在多年。再说国外咖啡厅暴利那我们自己的品牌呢?以次充好、卖给国外的比卖给国人的好,一切因素造就了国人崇拜外国产品盲目的现象,加上舆论的拜金主义导向也导致外国企业可以制造“暴利”的空间。
昨天,北京铁路局表示,京广、郑西高铁部分时速30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将从11月1日起至12月31日实行新一轮优惠政策,涉及商务座、特等座和一等座。此次打折政策不再包括京沪高铁。(10月21日 中国网)
笔者之所以将两者放在一起,就在于让所有的读者可以进行一次实实在在的比较。当我们的舆论在炒作高物价、高暴利的时候,有多少人实实在在关注铁路车票又一次的降价!此次降价,笔者虽然感受到铁总的诚意,我们的民众又一次的“胜利“,但笔者以为铁总的票价是时候该按照总公司成立之初的构想,对车票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够符合市场的规律,而且只要车票不过分暴涨相信公众是可以理解的。
再说到,这次星巴克事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我们公众异口同声的说星巴克定价是按照市场规律来的,它要定什么价格应当由自身来定。那么笔者思索票价呢?火车票在总公司成立之后即刻成为人们舆论焦点,笔者以为既然市场已经打开,车票不是柴米油盐必需品,也没有那么多人每天都需要像坐公交一样坐高铁,自然铁路票价理所应当市场化。只有市场化下的车票才是大势所趋,我们的公众能够对星巴克这样一家外企的定价如此理性的看待为何不能够对车票价格也理性看待一把?
或许有人说火车是国民交通,但我们要明白既然铁路已经市场化,那么它的车辆、轨道、车站乃至车票都是商品,都是奇货可居的。火车票多年以来的低价,导致成本的亏损,笔者以为铁总之所以到今天还要坚持降低价格就在于希望能够薄利多销,将高铁推销出去,若是有人对这样的亏本大甩卖继续说不,那么星巴克或许真的就是暴利了。
一个对于外企能够原谅,能够对市场化的定价理性看待的公民,却对车票如此敏感,让笔者都有一种芒刺在背的感觉,虽然这样的低价确实不错但个人觉得车票是商品要考虑到成本,总公司应当对车票给予适当的调整。我们公众对于车票也应当理性看待,因为比较国外的车票我国的车票是相当低的,况且铁路在卖出的车票里还要支付高昂的电价、水价等成本,除去之后所剩几乎为零。
不过,我们的公众所要求的也仅仅是铁路总公司保留原来的部分公益性车票,总的来说是为了保护弱势群体,这无可厚非。因此,铁总的票价需要进行一次区分,对于淡季车票给出合适的降价,在繁忙的时候恢复部分车次的票价或许这样公众的抵触情绪自然就减少许多,毕竟在公众眼中铁路作为国企一直处于强者的地位需要总公司多放下姿态来迎合消费者。
透过对火车票和咖啡价不同的态度,虽然二者相差许多但是笔者以为我们的公众或许应该调整自身对于价格盲目跟从和一律抵触的心态,以一颗公正的心来看待市场化的价格浮动,媒体的舆论也应当有所转变,只有这样我们社会的舆论才能够得以不再畸形,价值观也就逐渐恢复正常。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