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成都铁路局获悉,很大部分旅客都是通过网络购买了国庆期间的火车票,可购票后却一直没有去窗口取票,而是准备乘车当天去车站取票。据铁路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18时,旅客通过网络购买9月30日至10月7日期间的120多万张车票中,还有80余万张没有提前取出,其中9月30日有18万张、10月1日有10多万张。(9月29日 华西都市报)

据笔者所知,不单是成都铁路局,全国各铁路局每逢节假日出行客流高峰,都面临大量网络购票者不取票情况。网购者在临行时才仓促到车站取票,造成车站取票大排长龙,不乏因排队时间过长而耽误行程者。

自开通互联网购票以来,购买火车票变得越来越方便易行,只要轻轻一点鼠标,全国各地的火车票就轻松的买到。火车作为最经济、便捷的出行方式,在节假日出行往往是旅客的首先,而且现在火车票的预售时间达到20天,所以有出行需要的旅客早早就预订好了车票。而现实中,许多时候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20天里变数很多,本来计划好的行程,常常因为其他事情给改变了。网购车票已经付好款,“煮熟的鸭子”不用担心会飞掉,所以,许多在网上买好了票的旅客也就不着急取出来,省得取了票,到时行程有变还得跑车站才能退票,网上订,网上退,多方便!

如此看来,似乎对于旅客确实百利而无一害。其实不然,众所周知,目前我国铁路运力十分紧张,节假日客流高峰期,火车票常常一票难求。买到票的旅客固然高兴,然而其他没能买到票的旅客却不得不被迫选择其他交通工具。而有些旅客行程变化了却不及时退票,直到开车前才退票或改签,白白浪费原本就紧张的运力,使得真正有需要的旅客失去了选择的机会。同时,还增加了铁路的运营成本,也导致了社会成本的增加,到头来影响的是每个公民的利益。此外,大家都等到临行才取票,导致车站在出行高峰时取票压力陡增,窗口大排长龙,影响出行心情,甚至有的还误了点,耽误整个行程。

笔者以为,火车票不同于其他商品,是一种公共产品,属于公共资源。网购火车票不取和不及时退票,占用的都是公共资源。我们在享受公共产品廉价与便捷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比如,合理安排行程,理性购买火车票,在行程有变时,及时退票或改签,以便他人再次购买。行程已定的旅客及时取票,减轻车站集中取票压力,以免取票拥堵耽误行程,影响出行心情。任何公共资源只有靠大家共同的呵护,才能惠及更多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