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再为旅客服务一次。”这是呼和浩特站售票员孙奇患重病后心中最强烈的渴望。9月19日,她却轻轻地走了,永远离开了她魂牵梦绕的工作岗位。这天是中秋团圆之日,孙奇没能与家人共赏圆月,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1岁。(人民铁道报 9月24日)
笔者和所有人一样,对孙奇的故事早有耳闻,当今日听闻孙奇同志病逝的消息时,不免让笔者心中泛起一丝伤痛。孙奇,一个普通的铁路售票员,在短暂而又富有传奇的41年人生里,用自己的“微笑”和“爱”诠释了对生命的最高礼赞。诗人臧克家在诗歌《有的人》里曾写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孙奇同志走了,但她给世人留下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财富。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孙奇精神”的解读有很多种,但每一种解读都传递出了这个社会弘扬的正能量。有人曾说为何一个普通的火车站售票员,一个小小的铁路系统员工,她的病逝惊动了中国铁路总公司,惊动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惊动了呼和浩特一座城市。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的一番话就做了最好的诠释:“孙奇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她立足本职岗位,尽心竭力为广大旅客服务,努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最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当年轻人在追求吃喝玩乐中快乐、灯红酒绿下享受、宁愿在宝马里哭泣的途中渐渐遗失了快乐和幸福,在疯狂追逐明星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此时,郭明义、张丽莉、孙奇的出现,用他们自己坚守的方式寻到了心灵的快乐和安宁,诠释了这个时代什么才是真正的“偶像”。
一个普通的铁路售票员孙奇,她的故事引起了央视、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的广泛聚焦,迅速引发了全社会舆论的焦点,为什么?在笔者看来,这绝不是对一个人简单事迹的讴歌,大家看到的是她代表了千千万万各行各业职工的人生高度,反映着千千万万各行各业职工的精神境界。人们习惯用最美来形容他们,不是因为他们舍身救人的壮举和贡献,而是他们在用自己微不足道的行动诠释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美好。
孙奇轻轻的走了,带走了对工作的留恋,带走了对亲人的牵挂,带走了她的满腔热情,但她的精神却永驻人间不断激励着人们前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