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等城市绝迹多年的臭虫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臭虫在京沪高铁动卧上咬人被发现。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一趟入沪的卧铺列车上出现臭虫咬人的情况。目前,铁路部门已经增加了杀灭频次。(9月25日 新闻晨报)
国庆黄金周临近,围绕铁路展开的话题又渐渐热了起来。近日,有网友在乘坐京沪动车时“中招”,被臭虫十足“摆了一道”。近些年销声匿迹的臭虫利用动车卧铺再度滋事,新闻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当事旅客一度被浇灭了旅行的兴致,相关承运方被虫子引发的舆论威慑推上了风口浪尖。
不过事情的诱因往往不止一个,理性的获得一个全科的结论十分必要。笔者认为,动车卧铺出现臭虫虽为偶发事件,但同样也给铁路部门一个沉重的警告,若后续处置不当,成为舆论热点可能近在眼前。不过,相关铁路局随后的表态却让笔者看到了企业的诚意,在深究事实之前,一个企业的审慎表态直接影响到事件后续发展轨迹。相比一些企业,铁路展示出的诚信让笔者为之刮目。
在事件水落石出之前,企业出面否认或宣称将进行事件调查本为通俗做法,而涉事铁路局将自身至于低位,第一时间公布事件处置意向(及时对发现的虫害进行灭杀并加大杀灭频次),对于社会公众的安抚做的尤为到位。不可否认,事件的应急处置是一门艺术,做好了,就会争取到尽可能多的谅解,也会为事件后续研究和处置赢得宝贵时间。
然而,笔者不得不提,先进的动卧设备及良好的车厢环境不能仅仅依靠铁路部门每次的常规清理来保证,旅客保护车厢环境的主动意识也应得到同步提高。车厢里散落的零食、个别不注重个人卫生的旅客也会为车厢的整洁卫生带来麻烦。这类问题如不自觉,铁路部门也难出面干预。确保车厢卫生整洁的方法如果仅限被动清扫,鲜有旅客主动出面维护的话,“和谐”二字会否在动车上又成了摆设?同样,如果是外媒介入报道,标题会否也会如现在般仅仅提及承运方?
自觉自愿是处事前提,但是道德标杆却存在实际标准,借助这次突出的臭虫事件,我们可以将事件分为两部分。首先,作为服务的组成,铁路部门对于卫生的整治责无旁贷。另一边,我们必须面对当前旅客素质整体偏低的事实。顾好自身即不顾他人的意愿想法想必也绝非个例。简单来说,借助事件让“主、客”携手提高才是正题。而关于在事件中、媒体、个人和企业相互间该采取怎样的处事态度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深思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