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铁路路外安全事故频繁发生。9月9日,罗马尼亚面包车与火车相撞造成9人死亡。9月10日台湾以男子夜闯轨道,遭火车撞击身亡。面对这些惨剧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些什么呢?

在关注一些安全的公共热点话题的时候,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责任方或受害者“太不小心了!”如果他们能提前看一下道路两侧,看一下周边指示灯,也许这样的惨剧就不会发生。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我们站在上帝视角或者旁观者的角度,道理必然是一堆堆的,可那些事故的参与者又何尝不是呢?透过种种微观现象看本质,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对安全丧失了警惕。相对公路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铁路的事故率要低很多,人们下意识认为火车就是很安全的,就不注意自身细节去维护自身安全。

有时候我们看见火车来临前,有的人急穿铁路而过,这种现象在铁路线路穿过村庄的地方尤为严重。农民为了上工,经常是面对火车浑然不惧,远望火车来临,扛个锄头怡然自得地晃悠过线路,看的旁边的人是心惊胆颤。也许一天没事、一月没事、一年没事。可哪天一旦出事,就再也没有出事的机会了。铁路上也见过巡警、见过巡守人员,但都是一个村庄的,也不好意思训斥那些横越线路的,下意识的回避,间接造成了思想上的麻痹大意,最终导致酿造事故惨剧。

火车之所以快捷,是因为两股道减小了摩擦,使得行驶速度大大提高。这也就造成了列车的制动距离长、制动时间慢,在动车高铁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听一些前辈说过,动车行驶过程中撞死人,压根发现不了,只知道是撞了个物体,还需要两边的车站去调查撞了什么东西。铁路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较道路交通损失要大得多,处理过程也相当繁琐,这就要求我们要降低事故概率的发生,一是内部搞好安全。包括做好沿线栅网的保护、加强巡查力度、教育宣传安全工作;二是外部做好配合。包括公众自觉维护安全,下意识地去规避风险。宁等三分,不抢一秒。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共建铁路和谐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