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铁路系统贪腐窝案陆续开庭审理, 隐秘其中的政商关系也浮出水面。贪腐官员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习惯了“大一统”与“高度集权”管理方式的“铁老大”,也在3月份 ,进行体制整改,实行政企分开。(9月22日  凤凰网)

铁路招标体制随着铁总上亿元的大单启动,这次招标首次实现网络公开招标,意思是:铁路总公司规定所采购的配件、车辆的质量以及价格标准,以低价选择最合理的厂家作为合作厂商。但我们都知道无论在哪一个单位,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暗道”和“后门”,特别是采购环节,近几年出现的医药品“利益链”等众多商业“黑道”让许多企业被搅入一趟又一趟的“浑水”。铁路总公司作为一家国企,对于众多销售商来说就是一块“肥肉”,在“美味难挡”的面前所有经销商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在这样的情况下光靠顽强的意志力或许很难保障不受诱惑,笔者以为要想从根源上让铁路招标真正公开、公正,从而保证我们车辆所使用的零部件或者车体质量足够安全,那么就必须要使用大众的智慧、群策群力才行。

首先,需要铁路部门对于招标设置的门槛要足够合理。铁路部门招标车辆所设置的门槛不应当过高,也不能够过低。过高门槛就好比将杠铃的重量加得过重,对于普通人来说根本无法挑战,铁路招标也是如此,将条条框框加的太多就会导致无人问津最终只有原来的供应商才会中标,这样就根本无法体现出网络招标的合理性与公正性。因此太高的门槛会把许多民营企业吓跑,着实划不来。不过,将门槛设置过低就会导致对车辆安全构成威胁,一些车辆对质量要求是很高的,例如动车、特种装备货运列车等,对于车辆的高要求就决定了一旦有低于成本的价格出现就会造成对质量安全的威胁,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对于商人来说是绝对不会做亏本生意的:笔者曾经见到过在某个铁路基层站段通过公开招标,低价为先的原则购入一批车辆使用的抑制盘,按照原来的价格一套是148元但是招标后的价格降低到80元,原本这是一件好事,结果这批送来的材料根本不是整套的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完全达不到要求,所送来的配件质量也不如以前的好。这充分说明只有将门槛设置合理才能够招标到满意的经销商。

其次,需要生产商讲究诚信原则,评审团要防止联合“抬价”的联合招标行为。评审团对于车辆以及其附属配件需要严格删选,对于不符合要求但价格过低的也不能够单看价格就招进来,这样对于旅客以及生产安全来说都会造成威胁。生产商应当严格履行配件以及车体的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车辆配件、车辆应当自行履行约定重新制造。笔者曾经在某个基层站段看见过有商家将车辆轴承送到站段,但被发现有一套轴承不合格,对于车辆来说不合格的轴承一旦用上去是违规的,根据规定该单位取出与该套轴承相应的49套作为返厂轴承,根据规定其余的轴承合格的就用上去,但该生产商不仅希望抵赖还将合格的抽检轴承带回厂家自行测试不相信第三方检测,这对于车辆生产、检修造成巨大的影响。这样做严重违背当初的契约精神,因此在今后的招标中评审团应当规避这一类希望抵赖,蓄意降低车辆质量的厂家,公正招标环境,生产商业应当自觉履行合约,讲究诚信原则,保证质量。

再者,需要全社会公众的监督,更完善的监督机制。招标公正主要就是公示,对于具体细节应当经过全社会的监督,特别是车辆招标更适合召开一次听证会,这样让更多的人也让一些落选的商家服气。紧接着,应当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由国家铁路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监督招标的公平与公正。

以笔者观点来看,铁路招标作为铁路改革的转折点,特别是网上招标,更体现出公正的原则,正因此,铁路招标需要铁路部门自身设置合理的门槛、企业能够履行合约以及评审团严格把关。加上车辆的性能与质量关乎千万旅客的安危更需要我们每一位公众擦亮眼睛当好“裁判”与政府监督部门一起来帮助铁路总公司公平招标,只有群策群力才能够打造出一个“健康”的招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