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写有 “上海知青:新疆各族人民感谢你们!想念你们!”18个大字的横幅,9月10日5时33分被铁路职工在站台上展开。随着上海至乌鲁木齐Y213次列车车门打开,262名在20世纪60年代到新疆支边的上海知青重回曾挥洒青春的土地,激动地与前来迎接的乌鲁木齐铁路局领导握手。(中国网9月17日)

青春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也是最多梦的季节。在这段时光中,最不缺乏的是冲动和激情。当随着岁月长河的磨蚀,激情被深沉代替,冲动被理智战胜,留给我们的就将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10万上海知识青年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裕生活,从东海之滨的黄浦江畔不远万里奔赴西北边陲的茫茫戈壁,在开创“前无古人”的惊世之举的同时,为祖国的边疆建设事业乃至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他们中不少人埋骨戈壁,与天山明月相伴,与大漠风沙为友,实现了永生。有的献完青春献子孙,将数以万计的后代,留在了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线上。他们无愧于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应当受到礼赞!

今年是上海知青参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50周年。为了帮助这些老知青重温当年的梦想,铁路部门精心策划开行了这趟上海知青专列。在Y213次列车上的702名旅客中,有262人是当年参加新疆建设的上海知青,其余的是他们的后代。在历时15天的行程中,为了“致青春”的上海老知青,将到当年他们奋斗过的地方,感受新疆的变化,看望至今仍留在新疆的战友和乡亲,铁路部门将全程以优质的服务接待这些开发、建设新疆的功臣。

一趟知青专列不仅开启了一次多姿多彩的风光旅游,也开出了浓郁的文化色彩。两代与新疆结缘的上海人,经历近半个世纪的变迁,而今以铁路为媒,相聚在新疆这块承载着诸多梦想和奋斗历程的热土上,拓展了铁路运输产品的内涵。在笔者的印象里,铁路运输产品具有安全、便捷、公益的属性,而今通过知青专列的开行,又新增了文化的内涵。

火车向着市场开,能带来不菲的效益;向着人的心灵深处开,就成了传承文明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