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当你已经进入机场的候机大厅里焦急等待回家的那一班飞机,这时广播响起:某次航班晚点,而你需要长时间滞留在机场。这样的事情并不偶然,而是天天发生,而尤以北上广最为严重。在长期饱受航班延误至苦后,相当一部分人已放弃乘坐飞机,改选其他交通工具,尤其是高铁。

最近全球权威航空数据网站FlightStats最近发布一份2013年6月份的全球航班情况报告,在新浪微博引起网民的大讨论,报告显示中国内地机场与航空公司在航班准时性方面表现最差。FlightStats对全球35个主要国际机场航班延误和取消的情况进行了调查,首都国际机场6月份航班仅18.3%航班准点起飞。7月出版的各大报纸标题醒目写着,中国航班延误为全球之最。

航空公司怎么了?

乘坐飞机曾经被认为是高效、高端的出行方式,一度抢占高收入人群的运输市场。而现在却频现乘客攻击空乘的极端对立事件。香港的一家航空公司甚至训练机组人员开始学习咏春拳,为了让机组人员遇到突发事件有更多信心来应对。

空中交通管制是造成航班延误的最主要原因,目前中国的空域资源民航仅仅占了20%,另外80%作为军用或者空置。近年来空中交通通流量增速较大,北上广三地机场飞行流量以每年10%速度递增,随着全国各地新航线大量开辟,造成天空“拥堵”,这个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占航空延误总比例的57%,而天气原因和航空公司运营因素则占到不到40%。

既然空中“拥堵”如此严重,不妨把眼光往下看。

如今高铁和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人们在出行方面有了更多选择。高速公路已经遍及到我国的大部分区县,通过驾车三天内可以抵达任何东部以及中部地区任何。随着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完成和十二五规划的顺利推进,更加高效的全国高速铁路网即将完成,高铁一日达、贴地飞行都已经成为现实。

高铁PK飞机谁获胜?当然是飞机,飞行速度是高铁的3倍。2011年6月22日正值京沪高铁开通之际的一场测试却得出不一样的结果,《中国青年报》的两组记者同时从位于四惠桥的报社出发,分别乘坐上午10点开往上海虹桥的高铁和飞机,并相约在上海人民广场见面。对比发现,高铁用时6小时38分钟,飞机用时7小时15分钟。正是由于高铁车站大都临近城市中心,方便的换乘方式也为乘客们带来诸多便利,如果以飞机的延误率计算,航空的效率会大打折扣。

现如今,我国的高速铁路已经连接几乎所有的主要城市,低碳环保、快速准时的中国铁路已经受到更多商旅人士的青睐,影响到每个人的出行。。

空中“治堵”,不妨把眼光往下看。运输企业在肩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自己的社会公益性。航空运输企业一味的增加航线密度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多样化的运输方式组合,才可以为每一位旅客带来便利与从容。(薛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