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铁道部撤销、大交通部的整合,随着近期新一轮航空公司组建热潮涌起,再加上各地机场的扩建,铁路网的不断升级,也让此前的“空铁大战”再度升级。(中国经济网  4月18日)

自铁道部撤并后,中国铁路归入了交通部,让曾经打的不可开交的铁路、民航成为“一家人”。无论是之前的“空铁大战”还是今天的“空铁联运”,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消费者,完全可以跳出来坐观“空铁”战役,只要对于我们有利,他们之间怎么竞争,怎么抗衡,怎么合作都无所谓,反正我们出行更方便了,价格更优惠了,得到实惠的是我们,最大的赢家也是消费者。

如何去分享交通运输这块“大蛋糕”,“一家人”之间怎么去划分,对交通部来说也将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了。笔者认为“空铁”合作创效势在必行,但是也不乏出现新一轮价格大战的可能。铁路、航空运输各有优点,如果相继配合取长补短,会在中国构建出交通工具“无缝衔接”的新格局,达到“空铁共赢”、乘客满意的新局面。像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启用,东航利用虹桥机场与高铁站相连的优势,与上海铁路局合作推出“空铁通”,让航空和高铁在同一地点无缝换乘、一票到底;长三角地区的路网建设,也将会给周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如此看来构建各种交通工具“无缝衔接”形成的交通枢纽网络,对民众和地方经济带来的正面效应大。

随着铁路总公司的成立,铁路进入市场化、企业化,定会在舒适度体验、运价、运力和配套服务方面下足功夫。因此,随着铁路指向的越发明晰,民航可能就此遭受铁路面向市场后的全面冲击。目前,一些铁路线路已经开始尝试着淡季的票价打折、货运联网、开设特殊通道、开设不同时期的专列等发挥铁路优势以及适应市场化的营销活动,看来日后的价格博弈、服务竞争仍会是两家PK的主题。

“空铁合作”让百姓更加便捷出行,带动地方经济,“空铁竞争”让百姓在运价上满意,服务上贴心,双方最终的目的都是真正惠及旅客出行,所以让我们继续笑看“空铁战役”,等着更多的便民措施出台。(作者:谌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