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崇山峻岭何所惧挥洒汗水筑通衢 ——记中铁七局重黔铁路站前8标项目二工区常务副经理康林江

2024-09-11 21:03:59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马珂娇

重庆东南,乌江下游,在位于武隆区乌江畔的崇山峻岭之间,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原名渝湘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线路穿越武陵山和大娄山结合地带的高山深谷,在中铁七局建设者手中向远方缓慢延伸。9月1日,历经1260多天的建设,由中铁七局承建的最后一座隧道——中岭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这条有着50座隧道、82座桥梁的高铁线路全部贯通。

对于游客来说,奇峰、裂谷、喀斯特地貌,这里拥有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绝美胜景,而对于建设者来说,无限风光的背后是要跨越的重重关隘,康林江就是奋战在这条挑战与艰辛并存的线路上无数优秀建设者的一个缩影。

2020年6月,康林江从平天高速转战武隆,四年来,他先后担任中铁七局重黔铁路项目二工区副经理、项目总工、常务副经理,这段总长度16.447公里、桥隧比例达99.7%的高铁线路在他心中反复琢磨勾勒,在他手中逐渐打磨成型。

初见康林江,瘦高个、大嗓门、晒得黝黑,双眼还带着前一天熬夜的疲惫,“实在抱歉啊,现场赶进度,昨天加班到凌晨一点多才睡。”话音未落,手机铃声响起,他接上电话又匆匆走了出去。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马鹏挥这样形容和他搭班子并肩作战的“战友”。

项目施工范围内四桥四隧,桥隧相连,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中岭隧道包含岩溶、煤层瓦斯、岩爆、软岩大变形等复杂不良地质,堪称隧道“地质博物馆”;赵家坡一号、二号隧道围岩破碎,施工像是在“冻豆腐”里面穿行,无法采用常规爆破;郭家山隧道洞身大部分位于岩溶水水平循环带,涌水、裂隙水,施工像是走进了“水帘洞”;长途河大桥紧邻河道,主墩相当于43层楼,梁体线性控制要求极高……在康林江面前,横亘着施工要克服的一道道关隘。再加上安全、质量、进度、资金、内外部沟通协调等工作千头万绪,他的肩上,还担着工程平稳推进的一重重压力。

“他算是把主管工程全部工序给吃透了。”提起刚担任主管中岭隧道进口施工副经理时的康林江,马鹏挥竖起了大拇指。马鹏挥清晰的记得,有一次在他办公室,聊起工作时,康林江‘唰’地一声从抽屉里掏出一个纸筒,自信地说,书记,你看!这就是我的‘作战图’。在这张由A4纸拼接而成的画卷上,他手绘出了从隧道掌子面到二衬台车段的施工作业图,密密麻麻标注着推进计划、人员投入、工序衔接、注意事项等内容,一目了然。

“肯动脑、爱总结,思路清晰。”是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也正是这样的特质,让他在主管的隧道进口施工中游刃有余。

2020年5月,中岭隧道正式开工建设,由于受到进口处下方民用炸药库搬迁延误影响,隧道进口直至12月底才正式进常开工即大干。他一刻不停沟通联系征地、办理手续、开展清表。隧道进口位于离地面30米高的半山腰,不到20天,他带领人员沿山体修完了施工便道。物资、设备进洞施工有了保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中岭隧道进口在晚进洞近半年的情况下,施工进尺逐步赶超先期进洞工点,压缩工期一年半的时间。

2023年,项目施工进入关键期,难度不断攀升。在中岭隧道3号平导施工中,隐藏在山体内的一处“悬崖”拦住了去路,这是一个沿线路方向长约11米,开挖轮廓向外高约90m、深80米的大型溶腔。作为全线第二大溶腔,在整个七局范围内也是无先例可循的。面对工期压力,康林江白天跑现尝想对策,对接设计、业主,晚上带领技术管理人员讨论施工方法,围绕技术难点、施工组织、工序衔接、安全质量等开展专题培训,每一个环节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在他的带领下,项目上下拧成了一股绳,快速通过了溶腔,为后续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对于康林江和他的团队来说,3号平导这处溶洞只是隧道内施工众多挑战中的一个缩影,据初步统计,截至2024年8月底,中岭隧道内共揭示出大小溶洞、岩溶36处,隧道桩基托梁6座。相当于既要克服多变地质钻山成隧,又要在隧道内架梁成桥,每遇一个大型溶洞,前勘、补勘、设计、施工,周期长,衔接紧,工序交叉多变,困难可想而知。

面对困难,他带领管理团队坚持“以工装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的管理理念,遵照“机械化减人、信息化换人”的指导思想,超前水平钻机、多功能锚杆钻机、湿喷机械手、36米大跨度自行式仰拱栈桥、防水板铺挂台车、智能化衬砌台车、自动喷淋养护台车、水沟电缆槽台车、凿毛机、三维激光扫描仪等智能工装设备在施工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有效提高了隧道施工质量和安全管控水平。自2023年以来,多次迎接国铁集团、成都局、渝黔铁路公司等单位组织的大型观摩并获得良好声誉。

干好项目,要总结出好经验。依托瓦斯、岩溶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和长途河斜拉桥施工,康林江带领团队总结形成了“低净空旋挖钻机+扩孔回填混凝土+复钻成孔”的施工工法, 减少施工工期65天,减少施工成本160万元;在施工中总结形成的“ T 构墩矮塔斜拉桥墩梁塔结合段一体式浇筑施工方法”荣获发明专利;“36米自行式液压仰拱栈桥施工工法”通过了省级工法评审;成功研发了“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智能化建造成套施工技术”,实现了无砟轨道施工由“人工主导”到“数据驱动”的跨越。在他的带领下,多项技术论文、工法、专利、QC成果等也将在2024年集中发布。

干好项目,还要培育出好苗子。他主持制定了青年员工培养“时间表”“路线图”,利用交班会、专题会等契机给青年员工上技术课、管理课,传授自己工作多年积累的心得体会。同时,也敢于压担子、放开手,让青年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磨砺成长。近几年新入职的10名大学生已全部独立负责各工点施工,成长为项目部的中坚力量,11人调任其他项目管理骨干,3名进入其他项目成为领导班子成员。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每个工点包含桥、隧、拌合站和小型构件厂等,工点负责人走出去完全能胜任小型项目的工程部长岗位。”说起这个,康林江信心满满。

再次见到康林江时,他刚从隧道施工现场巡检回来,无论多忙,每天他都要去现场认真检查一圈,仔细盯上一会儿。

问起项目建设中的苦和难,康林江说得很少。只有他自己知道全线参建人员近千人,每天睁开眼就是81万元支出的压力;明白每天协调各类外部关系和近50家协作队伍、设备租赁商,手机限制通话,先后办理三个不同号码才能倒腾开的窘迫。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