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天津港物捷三堆场汽笛长鸣,首列经霍尔果斯直达塔什干的中亚班列满载50个集装箱驶向乌兹别克斯坦。这趟班列不仅承载着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等货物,更以“铁轨为笔”勾勒出中国铁路服务“一带一路”的崭新图景——从缩短物流时间到降低运输成本,从畅通贸易通道到赋能区域经济,钢铁驼队正以“硬核实力”重塑亚欧大陆的繁荣版图。
传统运输模式下,天津至塔什干的货物需经中蒙俄通道辗转,耗时长达20余天,而此次班列通过霍尔果斯口岸直达,将物流时间压缩至14天以内,降幅超30%。这种“时间折叠”的背后,是铁路部门对运输方案的精准优化:通过海铁联运无缝衔接,货物从韩国港口抵达天津港后,仅需3小时即可完成换装发运,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4倍。对于通用汽车、现代汽车等跨国企业而言,这意味着供应链响应速度的大幅提升,库存周转率提高20%以上。当铁轨成为“时间加速器”,亚欧大陆的贸易活力正被重新点燃。
直达班列的开通,不仅缩短了时间,更降低了成本。据测算,天津至塔什干班列的物流费用较传统线路节省20%-30%,这得益于铁路部门与海关、港口等多方协同打造的“一站式”服务体系。例如,天津港创新“抵港直装、船边直提”作业模式,将海铁换装环节压缩至3小时;中铁集装箱公司提供境内外全程运输服务,实现运输节点无缝衔接。这种“降本增效”的组合拳,让更多中小企业得以参与国际竞争。数据显示,2024年天津与乌兹别克斯坦进出口贸易额增长34%,其中汽车零部件、工程建材等品类增幅显著。铁轨,正成为撬动区域经济的“黄金杠杆”。
这趟班列的开通,更是中国铁路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作为“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天津港已开通经二连浩特、阿拉山口及霍尔果斯的中欧(亚)班列,服务范围辐射蒙古国、俄罗斯及中亚五国。而乌兹别克斯坦作为“撒马尔罕—天津工业科技园”等标志性项目的合作方,其铁路货物运输股份公司北京代表处负责人明确表示,将逐步加密班次,推动更多中亚货物集中至天津港转运。这种“以运带产”的模式,不仅激活了区域产业链,更让中亚国家成为亚欧供应链的关键节点。当铁轨将中国与中亚的命运紧密相连,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共赢的命运共同体正在形成。
从塔什干班列的飞驰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钢铁驼队的轰鸣,更是中国铁路以“硬联通”推动“软联通”的战略智慧。未来,随着中吉乌铁路的建设推进,这条铁轨将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为亚欧大陆的繁荣注入持久动力。当“中国制造”与“中亚机遇”在铁轨上交汇,一个属于新时代的“丝路传奇”正徐徐展开。(黄斌林)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