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3时55分,随着笛声长鸣,X8155次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满载汽车配件、LED显示屏等货物开往德国杜伊斯堡。这趟列车的开行,标志着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00列。

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是中国铁路与沿线各国铁路携手推出的创新产品,自 2022 年 10 月 26 日首列开行以来,便凭借稳定的运输时效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它按照沿线各国铁路商定的车次、线路、班期,以及固定的境内外始发、口岸、终到时间运行,实现了中国段、宽轨段、欧洲段中欧班列运行时刻表的贯通。这种如同 “定时公交” 般的运输模式,为客户的生产组织、物流贸易、资金周转提供了稳定预期,解决了以往国际铁路运输时间不确定的难题。

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国铁集团充分发挥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的牵头作用,积极与沿线国家铁路部门沟通协调,完成了三批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的编制和实施。如今,其运行线路已拓展至 11 条,形成了每周开行 17 列的稳定开行规模。不仅如此,该班列吸引了大量高附加值货源,如光伏板、太阳能组件、船舶内燃机配件等,平均每柜货值较其他班列高约 41%,发送货物累计超 9.8 万标箱。这表明,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不仅在数量上实现了增长,在运输质量和经济效益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国内来看,它进一步提升了西安等内陆城市在国际物流中的地位,让内陆地区能更便捷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国际视角而言,它为全球供应链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稳定的运输通道对于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畅通至关重要。中欧班列就像一条稳固的 “钢铁丝绸之路”,将中国与欧洲紧密相连,促进了商品的高效流通,加强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姬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