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名单中,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路12306青年技术攻关团队以“代码守护者”的身份,让全球最大规模的实时票务系统成为14亿人出行的“数字护盾”。这支平均年龄30岁、35岁以下成员占比63%的团队,用231人的青春力量,在键盘与铁轨间架起一座连接科技与民生的桥梁。

2012年春运,上线仅半年的12306系统因瞬时访问量超14亿次濒临崩溃。彼时,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团队毅然重构底层架构,摒弃西方系统逻辑,首创铁路旅客服务记录PSR模型,突破日均千万级并发访问的技术瓶颈。如今,余票查询响应时间从15秒压缩至0.2秒,进站核验时间降至1.5秒,单日最高售票量突破2300万张。2024年春运前夕,团队优化候补购票功能,将候补订单兑现率提升至85%,让“一票难求”成为历史。每一次技术突破的背后,是团队成员在零下10摄氏度的寒夜中,为应对春运预售票系统压力进行的动态扩容与参数优化。

12306团队以“用户思维”重构服务逻辑。2025年春运前夕,针对老年旅客推出“15倍积分优惠”与“敬老版”APP,购票流程从7步简化为4步,语音购票功能覆盖95%的60岁以上用户。在京沪高铁试点的高铁宠物托运服务,更彰显服务细节——用户可通过12306 App预约,系统自动匹配宠物笼尺寸与车厢空气循环参数。这些创新源于团队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2024年旅客问卷显示,62%的老年用户希望简化操作,45%的养宠人士期待安全托运方案。正是这种“将心比心”的研发理念,让12306从工具升级为“出行管家”。

在“一带一路”沿线,12306团队的技术输出正在重塑全球铁路票务生态。中老铁路LCR Ticket软件实现汉语、老挝语、英语三语交互,日均售票量突破12万张;雅万高铁售票系统适配印尼用户支付习惯,支持电子钱包与分期付款。在印尼,团队成员走访12个城市,记录不同地区居民的购票偏好,最终设计出符合当地文化的“宗教节日优先购票”功能。这些“本土化改造”让中国技术真正扎根海外——截至2025年4月,中老、雅万高铁客票系统已累计服务旅客4774万人次,成为中国铁路“软实力”的生动注脚。

12306团队正以数据为纽带,构建“铁路+”经济生态。通过分析12306实时售票数据,团队为务工人员定制“点对点”专列,2025年春运期间累计开行务工专列870列;与文旅部门合作推出“高铁+景区”联票,2024年带动沿线旅游收入增长23%。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技术赋能——团队研发的大模型算法,将传统3小时生成的售票统计报告压缩至10秒,为铁路运力调度提供精准决策支持。这种“技术-数据-服务”的闭环,让12306从票务平台进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数字引擎”。

在12306科创中心的展示墙上,贴满了团队攻克的技术难题与获得的荣誉。这些年轻的工程师们用代码书写着另一种“铁道兵精神”:当复兴号穿越雪域高原,当中老铁路列车驶过琅勃拉邦,当印尼民众用雅万高铁APP购票时,他们或许不知道,支撑这一切的,是一群中国青年在键盘上敲出的“星辰大海”。这支团队证明:真正的科技创新,不在于技术参数的冰冷堆砌,而在于让每个普通人的出行都充满尊严与温度。(李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