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越铁路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也称“越段”,全长约389公里;北段称为“滇段”,全长约465公里。
近年来,滇越铁路开始向旅游开发转型。依托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资源,滇越铁路打造了一系列精品旅游线路。游客们可以乘坐复古的火车,穿越隧道,感受历史的厚重;也可以漫步在铁轨旁,欣赏沿途的美景,体验别样的风情。这种旅游开发模式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让更多人了解并传承了滇越铁路的文化。例如,建水古城小火车、石屏“状元号”小火车等特色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旅游业态,更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滇越铁路还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连接中国与越南的重要交通枢纽,滇越铁路在促进两国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通过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方式,正逐步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铁路沿线的村庄积极依托铁路资源,打造特色旅游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屏边县白河镇腊哈村委会白河自然村为例,该村依托滇越铁路资源,获得了政府财政补贴用于美化乡村环境、提升旅游品质。滇越铁路不仅是一条重要的交通干线,更是一座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滇越铁路的热度持续不减,成为社会各界追捧的焦点。
2018年,滇越铁路成功入寻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滇越铁路历史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其在新时代背景下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鞭策。为了加强滇越铁路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云南省政府及各级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加强铁路交叉道口安全整治、法式站房文物保护等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实施“双段长+双检察长”工作机制,有效推动了问题的解决。云南省滇越铁路研究会等社会组织也积极参与滇越铁路的保护与宣传工作。通过举办展览、讲座、考察等活动,提高了公众对滇越铁路的认识和关注度。此外,研究会还出版了《云南工业遗产故事》及多本论文集,生动展现了滇越铁路的历史脉络与文化价值。
滇越铁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焕发出了新的光彩,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中越两国的交通干线,更是一座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条钢轨上的丝路新篇,必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壮阔征程中,续写更多联通世界的中国故事。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