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万象"耕"新。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压舱石"的河南大地上,一列列满载化肥、种子、农药的钢铁巨龙正昼夜不息地驰骋在铁道线上。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以科学调度为笔,以精准服务为墨,在广袤中原大地上绘就了一幅保障春耕物资运输的壮美画卷。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该局春耕物资发送量达13667吨,同比攀升9.5%,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国铁担当"与"三农需求"的深度交融。
精准施策,打造供需匹配"直通车"。面对春耕物资运输"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郑州局创新推出"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务,构建起覆盖生产、仓储、运输的全链条对接机制。通过深度走访管内37家重点农资企业,动态跟踪化肥产能释放节奏,建立"日对接、周分析"机制,将运输计划精准嵌入企业生产周期。在漯河站,铁路专班驻厂人员实时监控货位周转,通过"装车五优先"机制确保日均发运化肥超20车;新乡站则创新"漏斗式"配空模式,将空车调配时间压缩30%,让每节车皮都成为农资运输的"快车道"。
流程再造,畅通物资运输"微循环"。郑州局以数字化赋能传统运输,构建起春耕物资运输"全流程加速"体系。在调车作业环节,开发"智能选线算法"实现化肥专列"零等待"编组;装卸作业中推广"双门吊接力法",使单批货物作业效率提升45%;货检环节引入AI图像识别技术,将检查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15分钟。更值得称道的是"三段式接力运输"模式——分界口无缝交接、技术站闪电解编、长交路机车直通运行,让商丘发往信阳的化肥专列全程运行时间较去年缩短5.2小时。
前瞻布局,构建智慧保供"新生态"。在卸车端,郑州局展现出"智慧物流"的前瞻视野。依托铁路95306系统搭建"春耕物资追踪平台",通过大数据预测到站流量,提前72小时向开封、阳城等站点推送"卸车预报表"。驻马店站创新"三色预警机制",根据到货量动态调配装卸设备,高峰期单日卸车能力突破150车。更通过"卸后即装"的循环运输模式,将龙泉村站棚车周转率提升至98%,形成"卸得下、装得上、运得走"的良性循环。
从田间到车间,从轨道到麦浪,郑州局用科学调度编织的运输网络,不仅让春耕物资跑出了"加速度",更跑出了铁路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温度"。这种将国家战略落地为具体行动的实践,既彰显了铁路部门服务"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也为现代物流业服务农业生产提供了创新样本。当满载希望的列车驶过金色麦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钢铁动脉的强劲脉动,更是"中国饭碗"越端越稳的坚实保障。
(皮英旭)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