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万线蜿蜒在鄂西的崇山峻岭间,5月7日3时,在五爪观隧道内,宜昌综合维修段助理工程师王孚恒正带领作业人员整治隧道病害。汛期已经到来,他们加大病害整治力度,提升设备防洪能力,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一旦在汛期出现安全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可能冲毁铁路路基、损坏桥梁隧道,导致列车脱轨、停运等严重事故。这不仅会给旅客带来极大的不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强化防洪防汛安全管理是铁路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
宜万线的情况尤为典型。鄂西地区地势复杂,降水集中在汛期,强降雨极易引发各种地质灾害。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铁路部门采取的加大病害整治力度、提升设备防洪能力等措施十分必要且关键。铁路部门在凌晨时分深入隧道作业,就是在与时间赛跑,与潜在的灾害作斗争。他们细致地排查每一处病害,精心修复每一处隐患,为铁路设施穿上一层坚固的“防护服”,使其能够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依然保持稳定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是铁路部门防洪防汛的一大法宝。当大自然的威力突然爆发,恶劣天气或灾害如恶魔般袭来时,铁路部门能够迅速吹响集结号,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起训练有素的人员奔赴抢险救援一线。他们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与灾害搏斗,力求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这种快速反应、高效执行的能力,是无数次实战演练和经验积累的成果,也是保障铁路安全的关键底气所在。(姬晓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