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8 日 22 时 32 分,当柳州站的钟楼敲响晚归的钟声,

一列身披"中国红"涂装的 Y871 次列车载着 270 颗期待的心,

缓缓驶向南海之滨。这趟平均年龄 68 岁的特殊旅行团,在

列车长鸣的汽笛声中,开启了南宁局首趟银发旅游专列的破

冰之旅。夜色中闪烁的车窗,犹如一串移动的星光项链,串

起粤西 400 公里海岸线的诗与远方。

作为国家九部门《银发旅游列车行动计划》的首批践行

者,南宁局集团以"铁路+文旅"的创新模式,在八桂大地与雷

州半岛间架起银发经济新桥梁。该专列采用"全包式"服务设

计,从柳州到湛江西全程夕发朝至,将传统旅行中 40%的交

通耗时转化为深度体验。文旅部门特别定制的《粤西慢行手

册》,用大字号线路图和语音讲解系统,为银发旅客卸下出

行负担。

"请您握紧扶手,注意脚下间隙。"在柳州站"晚霞通道"

内,佩戴玉兰花标识的服务团队正引导旅客有序登乘。这个

全国铁路首个银发服务品牌,以"五心服务"标准打造全流程

适老化体验:加宽验票闸机、车厢增设医药冷藏柜、餐车配

备 16 种慢性病餐食。更贴心的是,每节车厢配备的智能手

环,可实时监测心率血压并直连随车医疗组。

当列车驶入"菠萝的海"徐闻段时,车厢响起悠扬的雷剧

唱腔。这正是南宁局联合非遗传承人打造的"移动文化客厅",

通过车窗外的地理坐标同步推送文化解说。旅客在品尝高凉

荔枝干的同时,还能参与车厢非遗工坊的贝雕制作。来自柳

钢退休办的陈伯边雕刻海螺边感慨:"年轻时跑货运常过湛江,

没想到退休后坐着专列来,铁轨上也能开出文艺花。"

在茂名晏镜岭观景台,76 岁的摄影爱好者黄老架起三脚

架,等待拍摄琼州海峡的晨光。"年轻时总说等退休要环游中

国,现在铁路把风景送到眼前了。"他镜头里的银发旅行团,

正沿着千年古驿道缓行,鲜红的队旗与碧海蓝天相映成趣。

当地文旅部门特意安排的"时光照相馆",用老式海鸥相机为

每对夫妇补拍"迟到的蜜月照"。

夜幕降临时分,列车化身为流动的社交常餐车长桌宴

上,白灼花蟹与化州牛杂的香气里,天南地北的老人们分享

着人生故事。随车开设的"银发学堂"则迎来阵阵欢笑,北海

贝雕传承人手把手教旅客制作纪念品。当列车停靠湛江西站

时,电子屏跳动的"车内 PM2.5 值 12μg/m³,温度 24℃"数

据,诠释着新型 25G 型银发专列的健康承诺。

"这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移动的养老社区。"列车

长李芳展示着旅客留言簿上的诗句。在开往春天的铁轨上,

有人写下"车轮碾过的是距离,丈量的是幸福",有人画下老

伴倚窗看海的侧影。据统计,首趟列车满意度达 98.7%,其

中"文化伴随服务"和"健康保障体系"最受好评。

随着 3 月 6 日返程列车带回 268 份填满的笑脸问卷,南

宁局的银发旅游版图正在快速扩展。湘西苗寨的吊脚楼、重

庆武隆的天坑地缝、新疆赛里木湖的蓝冰,都将被编织进未

来的银发专列路线网。正如列车时刻表上印着的标语——"

让铁轨延伸生命的维度",这流动的银色风景线,正重新定义

中国老人的诗意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