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假期三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 7.9

亿人次,创清明假期出行量新高。与此同时,铁路客运量预计约 5377.6 万人次,

同比增长 8.2%,单日旅客发送量 2009.3 万人次,也刷新今年纪录。

如今,铁路早已突破单纯交通载体的定位,变身文旅深度融合的关键纽带。

在清明假期,哈尔滨至亚布力的旅拍专列配备专业拍摄团队,设置更衣室与化妆

间,让游客能在旅途中拍出心仪大片;北京 S2 线“开往春天的列车”涂装焕新,

列车穿梭于长城、群山与花海之间,本身就成为一道亮丽的流动风景线。这些创

新举措,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出行体验,让游客在前往景区的途中,就能沉浸式

体验别样的文旅魅力。

铁路部门还关注到银发群体的特殊需求,开行银发专列,并在车上配备血压

仪、老花镜、医药箱等物品,提供贴心的适老化服务,助力银发群体安心出游。

这一系列创新服务,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层次旅客的个性化需求,为文

旅出行增添了更多乐趣与温情。

铁路旅游专列的密集开行,对文旅经济的拉动作用愈发显著。一方面,铁路

与景区、酒店开展深度合作,打造“一站式”文旅服务,为游客提供便利的同时,

也增加了景区和酒店的客流量,带动了周边餐饮、购物等消费。例如,中老铁路

的“星光·澜湄号”跨境旅游专列,不仅促进了中国与老挝的文旅交流,还拉动

了沿线旅游经济的发展。

尽管铁路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成绩斐然,但仍需持续创新与完善。在服

务上,应进一步细化旅客需求,借助大数据分析,为不同群体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在产品上,不断丰富旅游专列的类型和主题,如开发红色文化专列、科普研学专

列等,满足旅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在技术上,加大智能化应用,提升购票、乘

车的便捷性。

期待铁路部门继续发挥优势,持续创新服务,在未来创造更多文旅融合的新

成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为民众带来更美好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