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3日铁路清明假期运输启动以来,截至4月7日,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858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7.8%,创历史同期新高,运输安全平稳有序。(人民铁道报,4月10日)

清明假期是春节过后的首个小长假,加上全国多地天气晴好,进一步带动人们探亲、祭祖、踏青、旅游等出行热情。清明假期运输期间,全国铁路实行高峰线运行图,日均开行旅客列车达12137列,其中涵盖踏青、赏花、祭祖等主题丰富的列车,为旅客提供多样的出行选择。人民有需求,铁路有回应。面对人民群众出游热情高涨的需求,铁路部门精心组织清明假期运输,全力保障旅客平安有序温馨出行,为假日经济平稳运行提供运输支撑,彰显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不变情怀。

清明假期虽短,却汇聚起出行高峰。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达2009.3万人次并创今年新高,这一成绩的背后,是铁路系统不断创新与优化。铁路12306候补购票功能,最多可累计选择60个“日期+车次”的组合,临时新增的旅客列车席位、退票产生的席位,将优先配售给提交候补订单的旅客;同车接续、中转换乘、购买联程车票等方式和根据铁路12306车票预售和候补购票数据,及时增加热门方向和时段运力投放,适应旅客假日出游需求;精心设计旅行线路,在热门旅游城市间安排开行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和银发列车,与景区、酒店联动,提供一条龙服务,打造消费新场景,催生旅游新体验,为假日旅游和银发经济注入新活力。

交通出行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经济大盘。铁路部门紧跟客运市场需求,不断丰富客运供给,让人们出行更便捷高效,铺就了一条条“诗与远方”的温情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