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襄渝运用车间安康客车学习室内,一场以"安全风险管控表找茬纠错"为主题的沉浸式学习会火热开展。动集司机乔小东站在讲台前,面对十余位机车乘务员,手持激光笔精准指向投影幕布:"当发现接触网挂有异物时,必须立即执行'一降二停三报告'处置流程......"洪亮的声音回荡在课堂,标志着该车间"角色互换+实战练兵"培训模式取得新突破。

这场特殊的培训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车队创新采用"翻转课堂"机制,让业务骨干从台下走到台上,将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输出。作为首位"讲师"的乔小东深有感触:"过去总觉得规章制度是'纸上谈兵',真正备课时才发现,每个操作程序都是千锤百炼的'安全密码'。特别是动集列车的智能化设备,要求我们既要懂原理又要会教学。"

培训现场变身为实战沙盘,参训人员化身"安全监理"。在持续三小时的互动研讨中,"找茬纠错"环节掀起头脑风暴,学员们针对79项安全风险管控点展开地毯式排查。当青工张磊对"机车过分相操作规范"提出质疑时,乔小东当即调出行车视频进行场景还原,车队长徐强适时插入典型案例剖析,将理论讲解升级为多维度的能力实训。

"这次培训让我重新认识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青工李伟在课后讨论时坦言,"当自己准备给同事讲解制动系统原理时,才发现对某些应急操作的理解还不够透彻。"这种以教促学、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正在车队形成"滚雪球"效应。据统计,首期培训已累计优化7项风险管控流程,收集合理化建议23条。

车队长徐强在总结时强调:"安全管理的真功夫来自实践沃土。我们要让更多'乔小东'从作业现场走向讲台,把个人经验转化为团队财富。"目前,该车间已建立"金扳手"讲师人才库,制定"每周一讲、每月一赛"常态化机制,通过"传帮带"的链式反应,为安全生产注入源头活水。(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