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铁路春运以“5.13亿人次”的旅客发送量和“4.15亿吨”的货物运输量圆满收官,客货运量双双刷新春运历史纪录。这一成绩不仅展现了中国铁路的硬核实力,更折射出新时代交通运输服务国家战略、赋能民生福祉的深层逻辑。  

运力创新高是此次破纪录的关键。新开通的沪苏湖、集大原高铁等线路与新增的185组复兴号动车组,将客座能力同比提升8.4%,高铁夜间运力投放与普速列车规模保障了“普惠性”出行需求。同时,依托铁路12306的预售与候补数据分析,动态优化运力分配,既满足北上广深等客流密集区域的加开需求,又通过公益性“慢火车”覆盖偏远地区,让铁路服务更均衡。跨境运输也成为新增长点,广深港高铁跨境旅客增长14.2%,中老铁路跨境旅客激增54%,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稳步提升,铁路成为“双循环”战略的重要纽带。  

服务升级是破纪录的另一大助力。12306系统单日售票量突破2162.6万张,候补兑现率达75.2%,学生、务工人员预约购票功能上线,技术手段缓解“抢票难”痼疾。全国120个车站实现便捷换乘,89个车站提供互联网订餐,“静音车厢”覆盖99列动车组,充电设施、地铁免安检等细节提升出行幸福感。此外,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的预约服务响应效率提升,“文明引导员”与“铁路风景”主题活动营造温暖出行氛围,彰显公共服务的人本温度。  

货运量的创新高同样值得关注。电煤、粮食、春耕物资通过大秦、兰新等干线高效运输,全国直供电厂存煤可耗天数稳定在20天以上,确保能源安全与民生温暖。国际物流韧性增强,中欧班列开行3230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增长24.1%,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量超64万吨,铁路成为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器”。  

面对节前寒潮雨雪天气与突发大客流,铁路部门以“预警为令”,200万职工坚守岗位,动态调整安检通道、优化乘降流线,确保运输秩序平稳。安检查危力度加大、设备设施强化维护,为破纪录的成绩筑牢安全屏障。  

展望未来,铁路客运的每一次纪录刷新,都是对“人民铁路为人民”初心的践行。未来,中国铁路将继续以创新驱动、服务为本,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全速前行,为经济发展与民生幸福注入更强动能。

(张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