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各地的农资也在加紧生产。目前,在内蒙古,
各家煤制化肥生产企业也正满负荷运转。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煤制化肥生产线的智能化升级让人耳目一新,通过制浆、
气化、净化等五阶段工艺,煤炭高效转化为尿素颗粒;配套的废气综合治理设施
和煤渣循环处理技术,既降低了能耗,又实现了资源最大化利用。数据显示,仅
通过煤渣深度脱水干化技术,企业每日可节省蒸汽耗煤 300 余吨,减少堆存污染。
这种变废为宝的绿色生产方式,不仅为化肥保供提供了产能支撑,更体现了工业
与生态的和谐共生。
春耕物资运输的难点在于量与速的平衡。国铁呼和浩特局通过量身定制运输
方案、全局调集运力等措施,2 月以来已开行春耕专列 48 列,发运化肥 18.5 万
吨,同比增长 44.3%。在鄂尔多斯图克站、呼伦贝尔阿荣旗站等枢纽,自动化输
送机与叉车协作,实现卸货-转运无缝衔接,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 30%以上。这
种精准滴灌的运输策略,既避免了运力浪费,又确保了农资供应的时效性。值得
一提的是,国铁沈阳局推行的“五优先”原则和快装快运快卸模式,将春耕物资
运输纳入优先级序列,进一步缩短了供应链周期,彰显了现代物流体系的智慧内
核。
打通农资供应最后一公里,不能仅靠铁路单兵突进。内蒙古依托铁路干线,
与公路运输形成铁公联运网络;国铁沈阳局与地方政府、物流企业联动,利用
95306 数字平台优化计划申报和装卸流程,构建起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机制。
这种系统作战思维,将分散的运输资源整合为高效网络,既缓解了局部运力紧张,
又降低了全链条物流成本。
春耕物资的铁路运输,是一场融合科技创新、生态理念与系统思维的保供大
考。从内蒙古的“绿色智造”到呼铁局的“智慧物流”,从单点突破到全国一盘
棋,这条铁轨上的春耕保卫战,不仅保障了粮食安全的底线,更勾勒出农业现代
化的发展图景。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