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黔铁路,穿越苗岭侗乡,承载着时代的记忆与梦想。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我与它结下了深厚的情感,更是这条铁路历史与未来的见证者。
1975年3月,父亲带着全家来到湘黔铁路一个五等小站安家。那个年代,绿皮火车相对于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来说,是一种更便捷、更安全、更经济的交通工具。从四川老家到贵州翁塘,迢迢千余里,历时两夜三天,中途转乘两次,仿佛逢站必停,记不清途径多少个车站。只记得一路晃得人晕晕乎乎,脚背也肿起老高。
从12岁起,这条铁路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的父亲在湘黔铁路开通后,挥舞着捣镐,在线路上精心养护。5年后,我继承父亲的事业,坚守在钢轨人生路上。我与铁路的情缘深厚而绵长,这份情缘既是我个人的骄傲,也是我钢轨人生旅途中宝贵的财富。
青春正当时,这让我清醒地认识到立足岗位与勤学苦练的重要性。入路后,我不断根据目标奋发前行。记得初到生产一线,总觉得认真工作的人真有魅力。于是,我跟自己较着劲儿,做到对自己的工作心中有数、从容不迫。我暗暗地告诉自己:珍惜工作,做好本职,唯有拼搏与奋斗才能不负韶华,才能为铁路运输保驾护航。
作为一名线路工,每天守护着湘黔铁路的安全与畅通,对它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些关于奋斗、关于责任、关于传承的故事,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我成长的动力。总之,这条铁路陪我见证了改革与发展,一直伴随着我成长。默默地倾听着我的诉说。面对它,我毫不掩饰,释放自己内心的情绪。
在生产一线摔打的三年里,我的变化很大,心里想着要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负责,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铁路人。于是,不断地积累经验、认真学习,永怀热忱,不负韶华,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在这条铁路发展中不断出彩。
如梭岁月,情意绵绵,我对铁路的情思犹如那银光闪闪的铁轨伸向遥远的远方……每一颗道钉,每一块基石,每一根枕木,每一条钢轨,每一块路标,每一列列车,每一个小站仿佛都承载着我甜蜜的回忆,还有我对铁路的眷恋。
我爱湘黔铁路的深邃,爱风驰电掣的列车,爱拥抱平凡的小站人,爱小站人沐雨栉风的雄姿,爱这条铁路的一切一切……
在我美好的回忆中,我数不清坐过多少次列车,我记不清到铁路旁边欣赏过多少次呼啸而过的列车,我听不够那隆隆奔驰的长龙发出的动人心弦的乐章,我看不够那一列列由远而近,又渐渐飘向远方的巨龙。多少次,我枕着火车前行的节奏进入那梦中的香甜。多少次,我憧憬,眷恋,思念铁轨、列车和小站。
随着岁月的变迁,我在这条铁路经历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如今又有了复合号几车。以前回成都,坐快车要走12个小时。近几年,有了高铁后,去成都五个小时就到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铁轨都变成了无缝的,列车行驶起来更加平稳了,速度更快了。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在湘黔铁路工作了43年,只是湘黔铁路如今依然改为沪昆铁路。43年,是15600个日夜的更替,记录着一点一滴的进步;43是年龄印记的增添,印刻着一圈一轮的成长。
悠悠43载,这段经历不仅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更是我对这条铁路深刻理解与实践的宝贵契机。如今,虽然已经退休颐养天年,但是我与铁路的故事还在继续。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书写这份情缘,让它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我深知,我的文字粗糙却意义非凡。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岁月的梦想与希望,每一次书写都代表着我的执着与无悔。
湘黔铁路是我永远的牵挂,是我永远的情怀。那些在激情燃烧的岁月,见证了我的成长,承载了我的梦想,也给了我无尽的回忆。退休近两年以来,我的生活似乎平静了许多,但是其内心深处,总有一股情感如潮水般涌动,那是对这条铁路深深的眷恋。这个曾经占据我大半辈子的词汇,如今已成为我魂牵梦绕的情怀。
每当夜深人静,因我家长年累月住在铁路边,晚上火车通过震动的声响,让我心里觉得很舒坦。如今已听不到这种声音,让我感到了一种孤独。我会经常想起那些年,与同事们并肩作战的日子,那些在铁路上奔波的岁月,那些与这条铁路有关的人和事。
如今的我,虽然已跨过花甲,但我对这条铁路的爱从未减退,依然关注着铁路的发展,关注着那些新一代的铁路人。时常会去现场转一转,看着那些忙碌的身影,听着火车风驰电掣的鸣笛声,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这条铁路对我来说,早已不仅是一份工作,它是一种生活,一种情感,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我怀念那些在铁路上的日子,怀念那些与我并肩作战的同事们,怀念那些为了铁路事业而奋斗的日日夜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