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尔滨开往漠河的 K7041 次列车,鄂伦春族非遗传承人的口弦琴声穿透车

厢,新疆 Y925 次“雪国列车”上,冬不拉与手鼓的旋律在雪山间回荡;沈阳 Y531

次列车内,茶香与窗花映衬着东北风情的温暖……这是冬日旅行的浪漫剪影,更

是中国铁路以创新之力激活冰雪经济、赋能区域发展的生动实践。

过去,冰雪经济受限于气候条件与地域阻隔,难以形成规模化效应。如今,

“冰雪列车”通过“一程多站”模式,将分散的景区、文化、民俗串联成链,破

解了资源碎片化难题。例如,沈阳至延吉的 Y531 次列车串联辽吉黑三省 30 余处

景点,将“点状景点”升级为“带状体验”;新疆阿勒泰线路则通过“铁路+滑雪

潮联动,让游客无缝衔接雪山风光与运动激情。更深层的创新在于服务场景的

重构。这种“流动的文化展厅”赋予冰雪旅游独特内涵,让非遗在当代语境中焕

发新生。

冰雪列车的开行,直接拉动了区域经济的指数级增长,以黑龙江横道河子小

镇为例,这座因中东铁路兴起的百年小镇,曾因林区停伐而沉寂。借助冰雪经济

与社交媒体的“双东风”,其日均游客量从零星攀升至 5000 人次,民宿数量激

增 4 倍,麻辣烫店日收入翻番。冰雪列车的乘数效应还在不断凸显, 吉林长白

山站日均游客量突破 1 万人次,外省游客占比提升至 65%,带动旅游收入超百亿

元;亚冬会期间,哈尔滨餐饮住宿收入增长超 2 亿元;新疆滑雪场接待量同比增长

45%。一列列冰雪列车带来了远方的朋友,接住了泼天富贵,推动“网红效应”

向“长红经济”转化。

冰雪列车为乡村振兴与区域均衡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例如,牡丹江市通过横

道河子辐射周边景区,实现游客量同比增长 27.96%;东北与华北、华东的旅游企

业联合推广产品,打破地域壁垒,构建全域冰雪市常铁路的“穿针引线”,让

“冰天雪地”真正成为共同富裕的“金山银山”。冰雪列车的成功,印证了“冷

资源”与“热经济”并非天然对立,而是可以通过创新融合实现价值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