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昆明2月8日电(杨永全 何家英)——新春的钟声刚刚敲响,中老铁路便以蓬勃的姿态开启了新一年的征程。在万象南站货场上,一列列满载泰国榴梿、龙眼的集装箱列车被稳稳吊装上车,它们将沿着中老铁路“澜湄快线”疾驰向中国;而另一侧,装有中国啤酒、药膏等日常用品的集装箱也整装待发,即将踏上前往泰国的旅程。这繁忙的景象,正是中老铁路作为促进人文交流与贸易往来的“黄金大道”生动写照。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于2月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中老铁路今年以来已累计运输货物240.9万吨,同比增长19.28%;运输旅客259.2万人,同比增长8.18%。这一串串跃动的数字,不仅见证了中老铁路的繁忙与活力,更彰显了两国之间日益紧密的经贸联系和人文交往。

今年以来,随着冬春季避寒游、跨境游、乡村游等旅游需求的不断攀升,中老两国铁路部门迅速响应,通过增开或重联动车组列车等方式,不断优化运力配置,确保每一位旅客都能顺利踏上旅程。这不仅体现了铁路部门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更彰显了其服务民众、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

而在货物运输方面,中老铁路同样表现出色。得益于两国铁路部门与海关、边检等部门的紧密沟通与协作,磨憨铁路口岸的扩能改造和智慧化建设得以顺利完成。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口岸的通关效率,使得进口和出口货物的整体通关时间较开通初期分别压缩了超过60%和90%。这一显著的成效,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了贸易效率,更为中老两国的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老铁路的繁荣景象,不仅仅体现在数据的增长上,更体现在它对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上。这条铁路的开通,不仅拉近了中老两国的地理距离,更拉近了两国人民的心。它促进了沿线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同时,它也成为了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让两国人民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彼此的文化。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老铁路在提升通关效率方面的创新实践,为未来的国际贸易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通过数据跑腿、智慧化建设等现代化手段,中老铁路实现了通关流程的简化和优化,大大提高了贸易效率。这一做法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更为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老铁路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成为促进中老两国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它将不断书写着两国友好合作的新篇章,为两国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贡献更多的力量。而我们每一个人,也将在这条黄金大道上,见证并参与这一伟大时代的变迁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