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春节假期,长三角铁路以 1702.5 万人次的旅客发送
量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日均 213 万人次的流动
背后,是无数归乡者的期盼,更凝聚着铁路系统高效统筹与
科技赋能的智慧力量。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区域春运服务能
力的纪录,更折射出中国铁路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的责任
担当。
动态运力调配,织密出行保障网
面对春运“大考”,长三角铁路部门以“一日一图”精
准施策,通过增开 1777 列旅客列车、重联 775 列动车组,
将运力资源按需投放至京沪、广深等热门线路,实现了客流
高峰期的“削峰填谷”。尤其在返程阶段,559 列增开列车与
110 列重联动车组的投入,保障了日均 274 万人次的运输需
求,让“说走就走”成为可能。这种从“周期性调整”到“按
需调整”的转变,体现了铁路运营从规模化向精细化的跨越。
科技赋能服务,守护春运温度
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成为今年春运的突出亮点。动车
组故障预测系统、智能检测机器人等数十种科技装备全面投
用,让列车调度更精准、设备检修更高效。与此同时,人性
化服务细节温暖旅途:设置急客通道;提升通行效率;候补
购票功能为未购票旅客提供“兜底”保障。技术与人文的双
重加持,让“走得了”升级为“走得好”。
协同攻坚克难,彰显系统韧性
春运期间,长三角铁路部门与地方政府、交通部门紧密
联动,构建起“路地协作”应急网络。面对突增的返程客流,
铁路系统通过动态调整绿色通道、优化进站流线,确保大客
流平稳有序。针对寒潮天气的提前预警、车站防滑措施的强
化,更展现出应对复杂挑战的预案能力。这种系统性协作,
成为超大规模人口流动安全有序的关键支撑。
1700 万人次的数字,不仅是铁路运力的证明,更是社会
经济发展的生动注脚。长三角铁路以高效、智能、温暖的服
务,让“流动中国”的脉搏跳动得更加有力。未来,随着“轨
道上的长三角”加速建设,这样的民生图景将不断延展,为
区域一体化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汪森)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