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1月19日电 17日早,一列满载糖果、华夫饼、马卡龙、葡萄酒、啤酒、牛肉等欧洲“洋年货”的中欧班列,顺利抵达重庆团结村中心站,这是春节前夕特别开行的中欧班列年货专列。
自2011年首列中欧“渝新欧”班列开行以来,中欧班列的发车次数,发车地点和通达国家数量逐年增多,到了2024年11月,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已经突破10万列。除了发车数量达到了新的境界的同时,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9万列、发送20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9%。另外与中欧班列关联度紧密的中亚班列全年开行1.2万列、发送88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12%;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全年发送96万标箱,同比增长11%。通过这一串串数据表明,随着中欧班列的这一趟列车发车密度不断增加,中国与欧洲国家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不仅能让更多的中国国产品牌商品不断走出去,提升国内经济产能,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也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走入欧洲各国人民的生活,丰富了欧洲各国人民的物质生活。
随着中国商品通过中欧班列走入欧洲各国人民的家中并凭借着质优价廉的优势不断地深入人心,欧洲人民对中国商品愈发青睐。从2013年初期的大宗工业品,再到疫情期间,来自中国制造的N95口罩,消毒水等各类防疫物资,再到现在小到义乌小商品,大到机械,挖掘机等种类丰富多样的产品成了欧洲各国的抢手货,中国制造的质量好,价格实惠等优点早已深入欧洲人的心中。
中欧班列有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品质。通过中欧班列这一“国际舞台”,能够将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运输至我国,让我国的制造业用上更为先进的生产设备的同时,我国的科研人员还能对引进的设备进行技术方面的研究,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进行技术革新,用于开发出更为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助力我国制造业向更高层次递进,提高我国综合实力。
中欧班列能够丰富我国百姓的物质生活。通过中欧班列的返程,还会有大量优质进口商品诸如德国牛奶,俄罗斯巧克力和伏特加,法国高档红酒,泰国椰子汁等进入我国消费市场,拓宽了我国百姓的消费圈,丰富了我国百姓的物质生活。特别是到了春节,中秋等节假日,需要走亲访友相互串门,偶尔买点洋货作为礼物送亲戚,送长辈,过一个洋气十足的节日。另外,对于零食爱好者而言,买点进口的洋零食也可以体验一下舌尖上的“异国风情”。
中欧班列这趟国际大“购物车”,正满载着中欧商品日夜兼程地往返于我国与欧洲各国之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