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尾声,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铁集团”)公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数据:全年发送旅客达到8.9亿人次,这一数字不仅较2023年的8.08亿人次增长了超过一成,更创下了年旅客发送量的历史新高。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强劲活力和人民出行需求的日益增长,也体现了上铁集团在提升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方面的不懈努力。
回顾这一年,长三角铁路的飞速发展成为了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池黄、杭温、宣绩、沪苏湖等四条高铁的相继开通运营,长三角地区的高铁网络进一步得到了完善。这些新线路的开通,不仅拉近了沪苏浙皖四地之间的时空距离,更使得长三角城市间的互联互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管内各地间基本实现3小时内通达,这一目标的实现,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也为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长三角铁路已拥有29条高铁线路,动车组开行范围覆盖了除浙江舟山以外的所有地级城市。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国家对高铁建设的持续投入和支持,更离不开上铁集团在高铁规划和运营方面的精心布局和科学管理。如今,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高铁网络最发达、最完善的区域之一,这不仅提升了区域的综合交通体系水平,更为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员流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运力优化方面,上铁集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2024年,长三角铁路先后4次优化调整列车运行图,累计实施运能调整计划达1859个,平均每周调整运力35.8次。这一系列的调整,旨在更好地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提升铁路运能的利用效率。通过对高铁线路实行动车组列车市场化运营方案,上铁集团实现了在“日常+周末”开车模式基础上的高铁“一日一图”编制。这一创新性的举措,使得列车开行更加紧贴客流规律,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的运输压力。在日常运营中,上铁集团还密切关注客流变化,按需开车。通过对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副中心城市客流通勤数据的深入分析,上铁集团掌握了客流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从而能够精准地调整列车开行密度和频次。特别是在日常早高峰和周末晚高峰时段,上铁集团通过增加开车密度,有效缓解了这些时段的运输压力,为旅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长三角城市群间“1至2小时交通圈”的形成,是长三角铁路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这一交通圈的形成,不仅极大地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更增强了区域内的“同城效应”。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享受到双城生活的便利和舒适,他们可以在不同的城市间自由穿梭,享受不同城市的文化和风景。这一变化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展望未来,长三角铁路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随着国家对高铁建设的持续投入和支持,以及上铁集团在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方面的不断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长三角铁路将继续在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繁荣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期待长三角铁路能够不断创新和完善服务模式,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出行体验。总之,长三角铁路在2024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令人振奋,更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推动长三角铁路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区域一体化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贡献更多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