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老根生新芽,红柳正青春

2023-10-22 23:24:40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韦鹏程

无边无际的荒漠,钢铁巨龙横穿而过。高原的狂风吹过,卷起戈壁上的沙尘,又不屑的扬在漫空之中。迎着飞扬的黄沙,一小片红柳林在风沙中倔强地挺立着,不远处一座孤零零的工区小院伫立在这荒漠之中。这里是青藏集团公司德令哈工务段马海线路车间红柳线路工区的驻地,16名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青年职工常年坚守在这里。 红柳线路工区位于柴达木盆地深处,这里平均海拔3000米,常年寒冷多风,干旱少雨,是典型的隔壁地貌。由于工区不远处有一小片难得一见的红柳林,红柳线路工区因此得名。因地处偏远,道路崎岖坎坷,职工们每天驱车前去作业,就像是在坑洼不平的便道上进行一场越野拉力赛。“每天在这种路上开车,而且一开就是一两个小时,感觉浑身都要散架了一样。”司机杨德泽无奈的说。 今年刚入路的新工胡继鹏来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当他跨越了大半个中国,来到3600多公里外的工区时,这里恶劣的环境就给了他当头一棒。“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半点绿色都没有,而且还蚊子多,最受不了的就是内心的寂寞,联通连不通、移动动不了,想给家里人开个视频都不行。”说起这里的环境,胡继鹏直摇头。 55岁的王森林曾在老关角隧道工作,由于红柳线路工区刚成立,且普遍是青年职工,为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单位将其任命为红柳线路工区工长。他来到这里的时候,也将“吃苦创业团结奉献”的老关角精神带到了这里。 “在这个地方工作,一定要耐得住荒漠、咽得下风沙、扛得起重担1王森林说。为了能让年轻人更好更快的成长,王森林扮演起了一家之长的角色。刚到工区,他就组织职工整理院落,还在工区院子里种起了红柳,虽然只成活了2棵,但这也让大家为此高兴了好一阵子。由于工区都是年轻的小伙子,都不会做饭,王森林还兼职当起了厨子,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引得大家伙纷纷要拜师学艺。 他经常放弃休息时间,给工区青年职工们“开小灶”,工区职工遇到不懂的问题都会跑到他的宿舍里“缠着”他给自己解答,王森林也是来者不拒,每次都会毫不吝啬地倾囊相授。“我马上就快要退休了,我就是希望看到工区的年轻人能够像这红柳一样,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1王森林说道。 陈桐和胡继鹏是大学时的同学,也是东北老乡,他们不仅是同窗,更是志同道合的铁杆兄弟。尽管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手机信号时常不稳定,生活相对单调,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业务知识。在王森林的悉心指导下,兄弟俩很快便掌握了线路维修的要领,虽然是新工,但俨然已经成为了工区维修作业不可或缺的尖兵。 工区副工长李伟此前一直在线路检查工区,面对红柳站内的15组道岔设备,他一开始有些无从下手。为了让李伟尽快适应角色,王森林手把手教李伟如何处理道岔晃车,下班后更是反复对当天的作业进行复盘,查找作业中的问题和不足,寻找改进的方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工区从未出现设备质量问题。 “老工长将接力棒交到了我们的手中,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他们的期盼,努力跑好属于我们的这一棒1工区副工长李伟坚定的说道。 在这个茫茫戈壁中的小小工区里,这些从“老根”上生发出来的幼苗,将延续他们的故事,继续在这里生长、坚守、繁衍,把他们的美好年华凝入“红柳精神”,戈壁的红柳也必将永远青春。 (韦鹏程)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