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国高铁迎来第一次跨省调价,东南沿海高铁的车票价格从4月21日起不再实行“一刀切”。以往高铁票价,无论时间段,只要旅程和席别一样,只有D字头和G字头两种标准。今后,东南沿海高铁车票价格将根据各车次的客流状况,呈现差异化,有涨有降。以深圳北去往潮汕的路线为例,调整前,D字头高铁二等座车票统一售价为89.5元,调整后,价格有四档,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相差34元,价格波动幅度超35%。(人民日报)

时至今日,高铁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品",从一个高高仰望的"奢侈品”到一个触手可及的”日用品”,高铁走进我们的生活也已有些时日,高铁面向市场面向铁路总公司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一把"双刃剑".

价格的涨跌旅客们还是有抱怨与支持与质疑的多重声音存在的,"涨价的车次多,降价的车次少","本来高铁就是大伙儿的出门必备品,涨价之后就划不来了",“现在就涨价,以后节假日什么的不是会更高价格?”,“只要价格上去了,服务态度与相关设施都变好了,涨价也是合情合理”等等。

票价的涨跌可以说也是一种平衡。平衡铁路、公路、航运等之间的运输平衡,平衡铁路的客流与运力,平衡铁路企业的运输效率,以及平衡短长途客流的剥离。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速铁路投资建设的飞速发展,铁总负债率越来越高,还款负担沉重,再加上经济环境因素,货运收入连续下跌。

所以对于铁路总公司来说,面向市场的步伐也逐步加快,提高对市场的敏感度,对于铁路部门的收入预期和经营环境也是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而客运票价不是整个全部的变价,而是各个铁路局范围内的调整。调价后,对于价格比较敏感但时间自由的旅客,就可以避开黄金时段,早一小时出行,却节省了一盒高铁盒饭钱,解决铁路供需错配问题。

所以这把“双刃剑”可以说是一把“利”剑,有利于旅客享受更好服务,有利于各个行业的再平衡,有利于铁路部门的市场竞争力的一把“利”剑。

价格的调试只是铁路部门改革的一小步,也是向前更好更快发展的起步,在服务态度、人员配备、环境设施、出行便利等等方面也是不断的寻求着进步与发展的,为了旅客们的更加美好的出行生活,也为了中国铁路的更加快速的发展,接下来的“一大步”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