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要“调价”,我想这是最近大多数人目光聚焦之处,在网上引发了无数的口水仗。笔者浏览微博也好,论坛也罢,发现这条关于东南沿海部分高铁“调价”的新闻已经将铁路推到了风口浪尖。从风向看,目前是持反对意见的较多,都认为高铁票价不该调价,觉得损害了个人利益,但是从现在社会大环境,市场经济来看,高铁票价调价是必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去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从去年一月起放开高铁动车票价,改由铁路总公司自由定价。但从通知发布至今,还没有针对线路价格调整的具体计划,而今年的4月16日大调图,刚好成为了试行的契机,这是从政策上体现出高铁票价会有变动的明显指向。

   二、2008年高铁运行之前,铁路客运票价普遍不高,远远低于同区段航空和公路的客运票价。高铁运行之初,高铁票价相比普速列车而言定价是高的,但实际上运营是亏本的。虽说高铁刚开行很多人觉得票价贵,但是从高铁开行至今,高铁的运能已经一步步完成对普速列车的超越,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交通工具的首选,从去年春运到今年春运的大数据不难看出,基本上开通了高铁的地区,70%的旅客会选择高铁出行,这不难说明高铁已经完全被乘客接受。因此,从运营成本来看,高铁票价调价是必然的。

   三、为何选择东南沿海一带作为试行点?此前,东南沿海高铁一直执行国家1997年批复的高等级快速软座票价标准,明显低于同区段公路票价,不利于各种交通方式合理分工和充分竞争。而且从调整后票价看,二等座价格仍然低于公路票价,同时在运行时间、舒适度、安全上与公路对比明显有优势。且东南沿海城市消费较高,对于票价浮动并不敏感,高铁出行的需求量很大,因此从市场角度来看,高铁调价是必然的。

   虽说3月22日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称,此次东南沿海高铁调价,执行票价是根据各车次的客流状况,呈现差异化、有涨有降,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持票价看涨的态度。笔者认为,从目前铁路、民航、公路的激烈竞争局面看,若是高铁票价全面涨价无疑是给自己挖坑。其实从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后,大家也不难发现铁路的服务越发人性化,对于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大家也不用担心票价会大幅上涨,应该是在现有基础上慢慢的科学的进行调整。铁路这么大一个盘子,经济学家那么一大帮子,不可能只为了效益砸了自己的招牌,也不可能组做对自己有负面影响的事,因此,大家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高铁“调价”,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让我们静待事情的走向。(郭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