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男子陈某为逃票,花钱在网上找人制作了假安检证书、培训证、肩章、胸徽等物品,冒充铁路安检员乘坐火车。熟料被民警识破,被依法拘留10天,并处罚款500元。(2月8日 央广网)
在2017年这场浩浩荡荡的春运大潮中,一些爱贪便宜的旅客为了逃票也是也费尽心思、花样百出。29岁广东籍男子陈某,因其平均每个月都会有一至两次乘坐广深动车,为了一劳永逸,省下票钱,他在网上花费600元人民币找人制作了假安检工作证、培训证等,企图冒充安检人员免费乘车。没想到东窗事发,被铁路警方依法行政拘留,要在拘留所独自度过元宵节。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够引起人内心深处的震动,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天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优良品德,是立身和营商之本。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愈来愈好了,可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流失导致的信任危机却越来越严重。如屡禁不止的假冒伪劣产品、四处蔓延的虚假广告以及买卖伪造票证等等,这些恶劣现象屡见不鲜,已严重影响到社会治安和经济的发展。
此次事件中,陈某利用铁路内部员工可凭借工作证及特定的乘车证乘车这一明文规定,使用伪造的安检员相关证件乘车,以为大家都是“自己人”,不会仔细查看,因此才敢堂而皇之的出入车站,占铁路的“便宜”,为自己赢得“实惠”。然而,他却不知道,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它在给铁路运输秩序带来干扰的同时,也侵犯了其他的乘客的利益。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以身试法,最后身陷拘留所,实在令人咋舌。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陈某利用伪造的铁路证件乘车已不是一次两次。笔者不禁疑问:以往乘车,陈某为什么都得逞了呢?如果不是春运期间,各车站加强民警巡逻,陈某“做贼心虚”,漏出马脚,会不会再一次得逞呢?由此可见,铁路相关的管理还是存在漏洞,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在查处假证的同时,还应对制假贩假源头重拳出击,并且通过媒体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多措并举遏止假证泛滥的势头。除此之外,单靠管理是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的,还需人人自律,文明乘车,齐心协力共建和谐的乘车环境。
如今,国家正在逐步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强化对诚信的监督管理,对于违反诚信的行为,除了处以相应的罚款及拘留外,还会将违法违规、不守诚信的个人或企业纳入“诚信档案”,列入“黑名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诚信已成为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省钱是小,失信是大。莫为了蝇头小利以个人信誉做代价,莫拿“诚信”赌明天!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