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运40天的时间里,近30亿人次将行走旅途。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不少车站都启用了“新科技”,智能化手段让春运变得越来越潮、越有科技范儿;让大家出行更便捷、更高效。(来自网易新闻)
如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在各行业广泛使用,铁路也紧跟时代步伐,走上越来越智能化的道路。正如今年春运期间,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率先实行智能检票“刷脸”3秒进站、智能机器人“小璐”语音问询、深圳北高铁站VR(虚拟)全景导航、“春运日历”、旅客查询服务评价系统、长沙火车站APP等等,都为春运途中旅客提供越来越贴心、越来越智能的服务,让广大旅客受益良多。
不仅科技使得旅客出行越来越方便,还让旅客乘坐的高铁越来越智能。据悉珠三角城际在全国首次应用C2+AT0列车自动驾驶技术,该系统使得司机正常情况下无需人为操纵机车,机车运行速度可实现电脑自动控制,并且能精确定位机车实时位置,以及为列控车载设备提供停车位置信息和门侧信息。C2+ATO系统标志着中国铁路向综合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向前又迈进了一步。
无独有偶,今年首次全面亮相春运的还有高铁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该系统能全方位、全覆盖监测300公里以外的动车组接触网设备运行情况,并且连小到一个螺丝的松动、一道细小的零件裂痕,一毫米的误差都能用高清摄像头看得清清楚楚。使用该系统,将原来需要花100多名职工7-8个月才能完成的一遍的接触网零部件大检查缩减为只需五六人用4天时间就能完成。工作效率、工作准确度大大提高。该系统也是国内外目前最先进、可靠的高铁接触网检测监测系统。
笔者认为,如此众多的高科技、智能化的设备应用于铁路、服务于春运,正是响应了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的战略思想。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收入在提高,对于生活质量、出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部门也在此时加快了脚步,紧跟上时代步伐,结合“互联网+”的思路给旅客提供更优质的出行服务、更可靠的铁路安全保障。铁路部门的发展势必也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让更多科技企业、创业团体投身于智能铁路的行业。
当铁路与智能相逢,春运与“互联网+”结合,笔者相信未来的铁路势必会进一步升级,也将进一步满足旅客的多方面需求。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