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的火车上,旅客们灌满一瓶热腾腾的开水,沏上一杯热茶,缓解旅途的烦闷。但火车上源源不断的开水究竟来自哪里?(1月24日 新华每日电讯)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一个普通火车上水工不过是干了自己分内事,若非得生拉硬扯套上“保障春运大局”的帽子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在春运的大潮并不鲜见。其实不然,这位普通上水工不过是用一杯热水温度温暖你我旅途,这便是他的 “得”。

岁在故土,年在心间,过年中国人雷打不动回家,这也造就了一年一度波澜壮阔“中国式”人口大迁徙。人们贴春联、吃饺子、看春晚、走亲戚享受忙碌一年后阖家团圆的闲暇,但是总有那么一群人因这样或那样的缘故必须坚守岗位值守在春运一线,说到底正是这些小人物,小角色平常工作中一点一滴积聚的“小流”,在春运的那头守护着我们的春运回家路 。

这些小人物,有躬身车底疏通动车马桶的“掏粪男孩”,也有在车站执勤哨位向父母敬礼的武警战士,有十几年奋战在春运一线的“铁路夫妻”,更有寒风中护送铁骑返乡的交警等等,他们千千万万小人物的代表。相比春运回家的大军,他们少的可怜,散落在春运幕后的每一个角落默默奉献着,为我们铺就了顺畅的春运回家路。

很多时候,当我们守候在电脑旁经历着“一票难求”,当需穿过车站人群的拥挤踏上列车,当要忍受一路站立的疲惫,我们会“吐槽”,会抱怨,会因为一路回家的艰辛口诛相向,矛有所指。或者是在安检口检查时的不厌其烦,或者是对车上的餐食“指指点点”,或者是对乘车服务的“大放厥词”等等,但是也应该看到每一趟列车的开行都需要这群人辛勤的努力,嘴下留一点情,换位看待问题,拿出一份理解并不亏。

其实说他们的“失”,就是说的他们舍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春运工作岗位,为了大多数人能够回家殚精竭虑。也正是有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和有所担当,才造就一幕幕平凡岗位上感人的故事。

春运四十天,顺理成章浩浩汤汤回家的队伍,往来车站的旅客成为春运的主角,舆论关注焦点,“他们买得到票么,路上又吃的怎么样”等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若没有春运背后这群人兢兢业业的付出,想必家也只能是“你在这头,我在那头”的惆怅,笔者以后,旅途中的每一次配合就是对他们的付出最好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