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下午,汉口市民陈先生在火车站取票时,意外发现自己名下莫名多出6张火车票。(1月7日南方网)
自己名下突然多出6张火车票,虽说没有什么经济上的损失,但这背后所暴露出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却更让人担心。
陈先生的遭遇其实并不复杂,应该是网络黄牛利用了他的身份信息屯票,再伺机转手牟利,也就是说他的个人信息被盗用了。很多人像陈先生一样觉得自己的身份证从未离开过自己,怎么会被人盗用呢?其实日常生活中,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存在诸多的隐患。
我们在各类网站、APP注册帐号时,总是会被要求输入真实的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码等,我们输入的这些信息真的都像他们所声明的那样会是安全的吗?恐怕未必,特别是一些网站,他们就是利用这个途径来收集个人信息,然后进行倒卖牟利。此外,我们网购时的快递单,在银行、保险公司、房屋中介办理业务时留下的信息也都有可能成为别人手中的“商品”,被不停地倒卖,于是各种各样的推销短信、电话便不停地出现,让我们的生活不胜其烦。
而随着春运的临近,网上各种有偿抢票服务也开始了各种吆喝,而不论是互联网公司公开的有偿代购还是一些网络黄牛利用社交软件等半隐藏式的有偿抢票,都有一个共同点:需要我们提供真实的个人身份信息。这无疑让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变得不受自己控制,轻者会收到一些垃圾短信、电话,重则是我们的信息会被倒卖、盗用后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比如新闻中的陈先生,如果他没能及时发现身份信息被盗用,而黄牛则反复用他的身份证抢票、退票,就有可能造成他自己的正常买票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出行。
面对近段时间网上有关有偿抢购火车票的争论,笔者一直认为通过网络平台的抢票软件买票或是通过网络黄牛买票都是不明智的选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在这些有偿抢购的过程中,我们的个人身份信息就像在裸奔,那些黄牛不仅能牟取车票加价的暴利,而且还会化身为一个信息倒卖者,通过倒卖收集到的个人身份信息敛财。因此,打击网络黄牛刻不容缓,政府监管部门、铁路部门、提供社交平台的互联网公司和每个春运的参与者,都应一起努力,莫让春运成为黄牛和信息倒卖者的财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