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东北大地上,有一条横贯东西的铁道线,西起满洲里,经哈尔滨,东至绥芬河;还有一条纵贯南北的铁道线,北起哈尔滨,经长春、沈阳、大连,南至旅顺口。这一横一纵的两条铁路,最初是一家,称中东铁路。这条T字形的铁路框架,铺展在东北大地上,构成了东北铁路最初的网络格局。

说起这条铁路的由来,要追溯到100年前。中日甲午战争中,大清帝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这种情况下,朝野上下出现了一种占主流地位的声音——联俄抗日。

1896年,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特使,抵达圣彼得堡。李鸿章此行,名义上是祝贺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但实际上,他还肩负一个秘密使命,这就是与沙俄签订条约,允许俄国人在中国境内借地,修筑铁路。这个条约就是《中俄密约》,这条铁路就是“中东铁路”,它的全称是“大清东省铁路”,又叫“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

中东铁路由干线和支线组成。干线从满洲里至绥芬河,全长1480公里;支线从哈尔滨至旅顺口,全长940公里。从地理角度看,中东铁路干线穿越了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山地和松嫩平原;支线则从松嫩平原出发,穿越辽河平原,抵达渤海之滨。

俄国之所以热心修筑这样一条铁路,是因为它可以通过干线把西伯利亚大铁路在中国境内取直,缩短直达海参崴出海口的距离。通过修筑和经营铁路,俄国人可以达到渗入中国东北,与日本抗衡的目的。在中国铁路史上,中东铁路是第一条与国外接轨的铁路。

中东铁路于1897年开始动工,前后用了6年时间。铁路运营后,经历了沙俄统治、中苏共管、伪满铁路、中长铁路几个时期,于1952年移交给中国。移交仪式地点在哈尔滨中长铁路文化馆剧场(现哈铁文化宫),时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的周恩来出席了这次活动。经过历次修建改造,这条铁路如今仍在发挥交通干线的作用。只不过,它的名字已经不叫中东铁路,而是分为滨洲线,滨绥线和哈大线等几个不同的路段。

满洲里,旧称“霍勒金布拉格”,蒙语意为“旺盛的泉水”,因此地牧草繁茂、牛羊成群,有泉水流出而得名。清末,呼伦贝尔副都统宋小濂来此考察,曾赋诗一首:“群山郁苍茫,沙草迷天荒,寒日淡迥野,边风严清商。”在俄国人眼里,霍勒金布拉格是中东铁路在满洲的第一站,故将其命名为“满洲利亚”,汉语音译为满洲里。

viewfile.jpg

满洲里火车站是中东铁路沿线上的九个二等站之一。我几年前在哈尔滨索菲亚教堂花300元买到一本武国庆先生主编的大型画册《建筑艺术长廊-中东铁路老建筑寻踪》,时常翻阅,爱不释手。看旧时的图片,当年的满洲里火车站造型非常漂亮,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造型生动优雅,立面设计精彩夺目,类似早年的哈尔滨火车站。

遗憾的是,这座老建筑的命运与哈尔滨火车站一样,在十几年前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毫无特色的钢筋水泥建筑。所幸的是,满洲里站前依然保留着一些当年的俄式建筑,其中以木质住宅居多。这些木屋虽经百年风雨,依然风姿不减。

viewfile.jpg

俄式木屋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木刻楞房,一种是木板房。木刻楞房子的地基多用石头垒砌,墙身用原木垒叠,原木直接以卯榫连接,尽显粗糙、原始和质朴之美。木板房用木质梁柱和木板搭建,板材之间填充石灰木屑等保温材料。这种房子建造容易,易于雕刻、彩绘,看上去精致小巧,典雅别致,如同艺术小品。不管哪一种,屋内的地面毫无例外都铺有厚厚的木质地板,踩上去笃实稳重。

中东铁路沿线上散落着众多的木质住宅,其中西部线最多。这是因为,中东铁路西部线途径大兴安岭山脉,这一带森林密布,木材资源丰富,采伐方便,可以就地取材。这些雕刻如花蝴蝶般的木屋大大小小分布在铁路线两旁,犹如一条建筑艺术的长廊,散发着欧式浪漫气息,让人欣赏玩味不够。

viewfile.jpg

满洲里是中国最大的陆路边境口岸,过货量占中俄陆路贸易的65%。中俄铁路接轨处现已被建为一处景区,景区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道乳白色国门,这是我在边境地区见过的最大国门,有电梯直通楼上,铁道线从国门下穿过。就在我们准备下楼时,一辆货车从俄罗斯方向呼啸着开了过来,我注意到,车厢里空空荡荡,显然是到中国来拉货的。

列车从一国境内驶入另一国境内,在边境地区不足为奇,但在中俄边境却暗藏玄机。我在铁道边长大,听大人讲,苏联的轨距比中国的宽,但谁都没见过,具体怎么回事也说不清楚。

一次,我在单位食堂吃饭时与一位同事聊天,得知他研究生毕业于北大,学的是独联体经济。苏联解体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在中俄国际列车上当翻译,频繁往返于北京-莫斯科之间。他告诉我,俄罗斯用的是宽轨,轨距1524毫米,中国用的是准轨,轨距1435毫米。火车过境时,要在满洲里火车站更换车轮。这个过程很麻烦,但没办法,多少年一直是这样。

景区广场上停放着一台老旧的“亚细亚”蒸汽机车,1940年由日本制造。机车下面的铁轨为43型(每米43公斤),1925年由苏联制造。1949年,毛泽东曾乘座由这台机车牵引的列车出访苏联。如今,这辆老旧的蒸汽机车静静地趴卧在国门前的一块空地上,与荒草相伴,无言地述说着满洲里国门的百年沧桑。

当年,中东铁路是连接中国和苏联的交通要道。满洲里承担了“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的任务。中共早期领导人如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周恩来多次从这里乘坐火车前往苏联。1928年,中共六大在莫斯科郊外召开,有40多位中共代表通过这条秘密通道,经由地下党交通员安排前往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