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通,则百业兴,11月28日,渝万高铁正式通车,这条全长仅247公里的高速铁路在全国高铁版图上并不起眼,但对于川渝地区旅游业的整合与腾飞来说却起到不可或缺的杠杆作用。高铁速度所带来的远不止可计算的时间、空间缩短,而是融入到长江经济发展圈后,创造出无限可能的涟漪。

水上游在三峡库区有着与生俱来的地利优势,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现代人快节奏的出行模式,水运时间缓慢、受地理条件限制的劣势日益凸显。

高铁所具备的安全、快捷、温馨、舒适等要素不仅符合当代人出行所需,更打破了三峡库区长久以来因交通所面临的尴尬瓶颈。据悉,随着渝万高铁的开通,三峡库区周边的云阳县、巫山县、奉节县、忠县都根据各自特点打出了“高铁牌”,身处库区腹地的开州,已推出了两条精品旅游线路,深受游客的欢迎。

渝万高铁的开通正是一股发展的加速度,让偏居一隅的三峡水库地区与全国高速铁路联运网实现互通,促使传统三峡水上游模式向着高铁游转变。走向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同时,无疑将长久受制于交通,隐藏在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资源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释放。

除此之外,渝万高铁与成渝高铁、成绵乐客专相互构成的成渝经济区“T”字形快速铁路通道,恰似“Travel”(旅游)一词首字母,在时空上大大缩短了三峡旅游区与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九寨沟等景点的距离,全面促进“川渝大旅游圈”构架的成型。而以点连圈的结构,必定会使以往相对独立、分散的旅游资源朝着集约、高效的方向进行有机整合,这不仅是沿途商贸、旅游业者、旅客三者所喜闻乐见的,更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放之中国铁路网长期规划,渝万铁路的“接口”作用不容小觑,作为郑渝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京昆高铁其中一段,是衔接西南、中原、华北地区的关键,依托高铁融入的“大格局”的长远意义就在于此。渝万高铁真正意义上打开了区域合作大门,为川渝地区内部发展潜力的再挖掘创造了有利条件,南北旅游通道畅通无阻所带来人气,无疑是沿线发展商贸,盘活产业的最佳的助力。而人畅其行,物畅其通的新局面势必又将形成反馈作用推进三峡库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共赢。(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