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人间地狱

2016-12-01 09:11:34来源:用户投稿作者:张镭

发生于2012年12月14日的美国小学枪击惨案,不仅震惊了美国,也震惊了世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对全国公众发表讲话时的动情落泪,有人可能认为,这不过是政治家的作秀。但我却相信,奥氏的眼泪应是真诚的。想想看,这些死者都是“年龄在5至10岁间的孩童”啊!诚如奥巴马所言:“他们本来拥有未来的大好人生——生日、毕业典礼、婚礼、自己的孩子……因此今天我们的心,为这些孩子的父母、祖父母和兄弟姐妹而破碎,为那些失去了家人的家庭而破碎。”

奥巴马的心破碎了,而对于那些死去的孩子们的家人来讲,这个世界无异于地狱。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网站12月14日有一篇报道,较为详实地介绍了枪击案的血腥现场:

今天早上,在位于康涅狄格州纽敦的桑迪胡克小学,几个人正在一间会议室里讨论一个二年级后进生的问题,在场的包括孩子的母亲、校长、副校长还有学校的心理医生。

当时是9点半左右。

“呯!呯!呯1学生家长听到走廊里传来这样的声音。校长副校长和校医赶到走廊中。

学生家长则蜷缩在桌子下,打电话报了警。她说:“我吓得浑身发抖。”

“他(枪手)肯定打了100发子弹。至少100发。”

“他一个劲地开枪、开枪、再开枪。”

这名家长根本没有看见枪手。但她看到了尸体。她说,两名成年人倒在走廊的血泊里。

“我们后来被带出去,就从这些尸体旁经过。他们还不得不带着孩子们从一摊血旁走过。”

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她大声质疑。她说:“当时的景象简直是人间地狱。”(见《参考消息》,2012年12月16日,6版)

“简直是人间地狱”。而地狱的发生地却在天堂美国。说起来挺有趣,这种事情无论发生于哪个国家,只要不是美国,人们都能接受,甚至觉得不稀奇。而一旦发生在美国,就有些不可思议了。它不只让奥巴马的心碎了,更让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做着美国梦的人——的心也碎了。

是的,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和想象里,美国是一个近似于天堂的国度。尤其那些欠发达国家的公民无不希望移民美国,做个美国人。我丝毫不反对他们移民,移民于美国这样的国家。我只是想说,即使有着天堂之誉的国度也照样会发生地狱一般的事情。而正是此次枪击案,使我对天堂与地狱有了新的审视与思考。

从宗教上讲,天堂与地狱都不在人间,而在另一个世界。宗教意义上的天堂与地狱,正好是两个极致:一个是幸福的地方,一个是受苦的地方。天堂很温馨,地狱很恐怖。活在世间的人谁也没有见过天堂,谁也没去过地狱,只能依靠宗教方面提供的种种描述,要么姑且听之,要么心向往之。而我长期以来对天堂与地狱始终是质疑的,认为那不过是宗教家们对现世受苦受难的人们的一种心理慰藉罢了。这次美国枪击案的发生,不禁让我产生了这样的思想,即天堂与地狱其实都在人间。天堂如美国也有地狱时刻,而那些生活于地狱中的人们,也一定有天堂时刻。所以,我说天堂里有地狱,地狱里也一定有天堂。

从现世回到宗教意义上的天堂与地狱,我以为情形也应该是一样的。即那里的天堂也有地狱事件,也有地狱时刻。同样,那里的地狱也一定有天堂里的温情与幸福。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尽是天堂,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尽是地狱。天堂与地狱同时存在于每一个国度,也存在于每一个人——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这样的两个极致。

发生于美国的这起枪击案,无疑把美国人又带入一回地狱。之所以说“又带入一回”,是因为这样的案件在美国并不鲜见。事件发生后,美国照例又要重弹禁枪话题。在主张禁枪的人们看来,暴力事件的发生与美国允许私人持有枪支,最终导致枪支泛滥,有关。这个论点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就此次事件而言,我以为人们忽略了枪手及其母亲的因素。也就是说,是什么导致这个20岁的年轻人干出了这样的罪恶?很显然,人们把目光全对准美国枪支泛滥上去了,而把人的因素,即枪手的因素反倒放在了其次,甚至于忽略不计了。这也正是美国校园枪击案频发不绝的根源。

先来看看枪手的母亲。

枪手的母亲叫南希·兰扎。她非常迷恋枪支,经常带孩子去打靶。2008年南希·兰扎与丈夫离婚,丈夫搬出了这个家,枪手与母亲同祝

而枪手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枪手名叫亚当·兰扎。20岁的他与母亲住在纽敦小镇上,他的家庭稳定、富有。这个骨瘦如柴的青年,是个几乎没有与人相处能力的不合群者。他的朋友说,他很聪明,但胆小不安。他总是一个人,而且怕照相。

看得出,南希·兰扎很爱这个孩子,她自己迷恋枪支,孩子肯定也像她一样。不然,她不会经常带上孩子去打靶。从这次枪击案来看,亚当·兰扎的枪法极好,否则也不致于打死那么多的孩子。我们知道,枪手是在先射杀他的母亲后冲进校园的。这事让人有些迷惑:他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母亲?在他对准母亲开枪的那一瞬间,如果他的母亲看见了,她也同样感到纳闷:儿子为何杀我?中国有句老话,叫作“教会徒弟打师傅”,而这起案件却是“教会儿子打母亲”。实在令人迷惑又深思不已。

我们无法揣测这位母亲是否很溺爱自己的孩子?但就现有的情形看,即使不溺爱,也绝不严厉。在母亲所提供的稳定、富有的家庭里,亚当·兰扎大抵很耽溺于中,除了陪母亲打靶,可能较少甚至压根就没有社交活动。一个看上去安静但内心却孤僻古怪的孩子,一旦遭遇社会或生活中的某种事件就极可能走极端,甚而至于铤而走险,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亚当·兰扎枪击案发生后,伯明翰市大学心理学专业负责人、纵欲杀手心理研究专家克雷格·杰克逊教授说,凶手可能把杀害儿童视为一种报复泄愤的方式。

杰克逊解释说:“在他看来,孩子只不过是能帮他实施报复的一团肉。”

他说:“如果这是场疯狂的报复,那他就是把这些孩子当成有用的战利品,因为每个孩子的死都能让他想伤害的人心痛。他肯定是对社会不满,想要惩罚社会。”

他说,所有纵欲杀手的共同点是:反复无常、自恋、不成熟、总是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见《参考消息》,2012年12月16日6版)

在克雷格·杰克逊看来,包括亚当·兰扎在内,这类人的这种所为,是对社会不满,“想要惩罚社会”。那么,亚当·兰扎为何对社会不满呢?社会在哪方面开罪了他呢?即使他要惩罚社会,为何要拿这些无辜的孩子作为惩罚对象?我以为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