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列车长于长江(后右一)在4471次列车上与乘客合影,这趟列车即将最后一次驶入清华园站。京张铁路“清华园”站将于11月1日起彻底停办客运业务。即将新建的“京张高铁”在北京五环内的线路改为“地下隧道”,地上铺设的老京张铁路轨道将停用,百年老站“清华园”撤销。(11月1日新华社)
离别的站台,依依惜别的铁路工作人员,最后一班旅客,以及前来拍照留念的人们,组成一幅令人难忘的画面。这画面,是人们对“清华园”留下美好回忆的认可,也是历史老站融入高铁新时代的见证。最后一班列车,是不舍的离别,更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清华园”老站何以让人“情根深重”?作为国内第一批自主设计建设的车站,“清华园”老站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京张铁路最重要的一站,随着京张铁路的诞生让人惊叹,也随着詹天佑这个名字令国人骄傲。屹立于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投资的铁路旁的“清华园”站,是我国铁路发展的起点和里程碑,也是增强国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课堂。
百年“清华园”站也是我国历史的见证。毛主席与刘少奇等人“进京赶考”,由西柏坡迁到北平,从涿县乘坐铁路专列进京,因为当时前门车站一带特务猖獗,为安全起见,临时决定在清华园站下车。 “清华园”老站因此成了毛主席踏上新中国首都的第一站,成了中国历史掀开新篇章的见证。“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百年“清华园”,又怎不让人们爱国之情澎湃?
“清华园”站如一位老者,有过兴衰的变迁。原址位于现在的清华大学南门外的老站已有106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早期,清华园站才向东南迁移到如今的北四环路南侧、城铁13号线高架段的旁边,终结了客运历史,只作为货运站;2008年为了配合北京市郊铁路S2线开行,清华园站改造为高站台,平时的客流以附近学生和前往京郊游玩的旅客居多。
原“清华园”站从客运主线到货运专线,“清华园”站被S2线“抢走”客流。绿皮车在人们的“用脚投票”下日益淡出生活视野,虽然历史厚重感犹存,也虽然美好的记忆难忘,但是展望着新生活的人们却都自然而然选择了更舒适、准点、便利的高铁出行。时代在进步,生活水平在提升,老“清华园”与我们挥别,留下的不是落寞,而是续写新辉煌的灿烂诗篇。
宫崎峻电影里说:“人生就像一趟列车,总有人上车下车。”即将新建的“京张高铁”在北京五环内的线路改为“地下隧道”。“清华园”卸任“下车”,让我们回忆悠长;穿越长城的新“京张高铁”即将“上车”,又将带给我们无尽惊喜和期盼。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