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只有寥寥10字的一封辞职信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评,说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在大家一笑而过的同时,却引起了广大国人的共鸣。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在着力创建“生态文明城市”,花草多了,天空蓝了,夜晚的路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亮,城市面貌一天天都在越变越好。加上现在的国人经济收入的逐步稳定和增长,空余时间也越来越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念头也就越发强烈,“旅游热”也就随之而兴起。
然而,行走在街头巷尾,却总能看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公众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堆乱放、乱贴乱画、溜狗拉便不清理以及行人不走斑马线翻越栅栏、三轮车乱闯信号灯、车辆乱停乱放等等,这些行为,不仅降低了市民的自身素质、损害城市形象,更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虽然不少“不文明的行为”被媒体爆光,但除了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不少国人认为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依旧是“我行我素”。 如果是一时一地的个例,倒也无需大惊小怪,但可怕的是,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究其原因,首先是不良的日常习惯所致,国人长久以来形成了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大庭广众脱鞋脱袜等习惯,自己习以为常,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其次是国人不尊重规则,对于一些不文明行为不觉得羞耻,反而觉得在占便宜,多抢、多挣、多占的现象突出。
分析原因后,需要我们对症下药,齐心协力、持之以恒地将那些“不文明的行为”摒弃。
一是构建长效机制。要坚持堵疏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切实管用的长效机制。让杜绝、克服“不文明行为”有章可循、有章有依。
二是广泛教育宣传。要通过一些主流媒体以及地方宣传单位,以大众乐于接受的形式深入宣传摒弃“不文明行为”的重要意义,增强国人“杜绝不文明行为,从我做起”的意识,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加大对城市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力度。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发动广大群众监督和举报陋习。
三是党员干部带头。在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中,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带头使用文明语言,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气,制止不文明行为,建设和谐家庭,影响和带动群众争当文明习惯的传播员、督导员、遵守者。
四是劝导监督结合。可组织文明劝导队、志愿者服务队,在人口密集区域、流动区域劝导制止城市不文明行为;还可组建固定的联合执法队伍,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处罚让国人正确意识到自身“不文明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持之以恒”。只要能将好的做法坚持下去,习惯就能成自然,让我们对那些“不文明的行为”主动、下意识的“说不”,这样,素质才会提高、交通才会流畅、街道才会干净、环境才会整洁、城市才会美观、社会才会和谐,让我们齐心合力,共建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家园吧。(夏晓)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