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一篇关于《铁路调车员日常:每天编组2万列 需会"飞檐走壁"》的报道,着实让笔者感到惊叹。原来是在我国北方最大的货物列车编组场丰台西铁路编组站有一群可以“飞檐走壁”的调车员,他们每天解体、编组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列车多达2万余列。
在一眼望不到头的丰台西站里,上下行两个编组场里平行排列着60多股铁轨。要想准确将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列车最高效准确地发往目的地,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最精准的调度和配合。他们需要在火车头的牵引调动下,使一节一节的火车车厢都正确地连接成一列,由于每天周而复始的调车作业,练就了他们可以在快速流动的车辆上“来去自如”的独有本领。这也就让我不禁想起“大国工匠”胡双钱,在35年里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在这里面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
当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我们需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就是生产、设计者在技艺和流程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以质量和品质赢得行业领先和消费者信赖的精神。我们选择了一个行业、一个岗位,就要有一步一个脚印的毅力,需要摈弃浮躁,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决心,才能收获成功。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高铁时代,中国的高铁已然成为了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我们有责任去维护好这张国家名片。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有可能会对高铁造成致命的打击,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微笑,却能收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因此,这也就需要我们充分学习和发扬“工匠精神”,学习他们精益求精、优中求优的精神,学习他们甘于奉献、敢于吃苦的精神,学习他们从容独立、踏实务实的精神。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