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南方多个地区遭遇强降雨袭击,给铁路运输带来了严重影响。部分铁路区段发生了水漫道床、边坡溜坍等水害,导致多趟列车被迫停运、折返、绕道,出现了较长时间的晚点。

在候车室里,每当听到车站值班站长通过广播向乘坐晚点列车的旅客道歉时,就会有人满腔怒火,指责、谩骂铁路部门,甚至要维权,要求铁路部门赔偿。铁路部门也由此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现代社会,商家和客户之前依靠契约精神建立联系,不管是乘坐汽车,还是火车、飞机,旅客都有权利享受准时正点的服务,这是旅客的权利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尊重。对于出行的旅客而言,遇到列车晚点,产生不满的情绪或有怨言,希望得到一定的赔偿来平衡自己的心理感受,这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不是就可以借此得“理”不让人,对铁路工作人员横加指责,对铁路服务漫天要价?笔者以为,大可不必。

契约精神存在的意义在于保障公平,约束双方尽心尽力,最大化地保证双方的权益。但在在契约精神之外还有一种不可抗力,当不可抗力出现时,如果还要求其中的一方无条件履行合约的话,那就违背了契约存在的初衷,违背了公平正义。

此次暴雨、洪水在南方肆虐,不少铁路线路发生了水漫道床、边坡溜坍等水害,列车被迫停运或降速运行。面对由此造成的晚点,我们应该多一份理解,不要把目光盯在因为暴雨铁路部门未能做到什么,而是应该把目光放在铁路部门在暴雨、洪水中做了些什么。

面对暴雨、洪水,铁路部门焦急万分,很多一线职工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始终保持积极拼搏的劲头,紧盯天气变化,优化应对措施,奋力整治水害,奋力抢通线路。与此同时,铁路部门还在全心全意做好旅客情绪的安抚。面对旅客激烈的抱怨,他们在忍受着质问声、辱骂声、指责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他们超负荷的工作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在灾难面前,我们应该多一份理解,如此才能让铁路和旅客的“友谊小船”越行越远。(高昂)